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 食品添加物是否安全?您了解多少呢? 消基會 :鹼粽非法加硼砂,蝦米二氧化硫或蘿蔔乾甲苯酸超標.



*



新北市抽驗 查獲鹼粽非法加硼砂
消基會今天公布網路賣的粽子的標示、營養的調查,抽20家業者都沒人完全符合規定,另外說是出名廚指導包的粽,結果也沒寫清楚,是哪個名廚。而新北市衛生局也抽驗133件肉粽,其中有11件不合格,
端午佳節要吃粽子,只要動動滑鼠,網路上廣告應有盡有,不過,有消費者就曾碰過,網路上的粽子跟實際上拿到的不太一樣.

==消費者==
(粽子)不一樣
如果覺得太麻煩的話
就默默認了吧 吃了就算了

消基會上午公布網購和郵購粽子標示調查,抽測20家幾乎都資訊不全,大都是沒標有效期限或重量以及退貨解約等,另外有部分商品主打名廚指導,但是民眾根本 無法判別是不是真是名廚監製或只是純粹代言,另外,消基會還發現,20家業者中標示圖片僅供參考業者竟然就有10家,這已經違反消保法.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發行人 陳智義==
廣告上面你(業者)
一定要確保真實
你不能夠再去跟我標說
所謂的廣告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會轉知給主管機關來作了解
該有的處分也應該要處理

而新北市衛生局也抽驗133件,其中有11件不合格,包括一件鹼粽非法添加硼砂,雖硼砂可以增加彈性和保存性,但會危害人體健康,世界各國都已禁用. 另外有10件蝦米二氧化硫或蘿蔔乾甲苯酸超標.

==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長 林冠蓁==
硼砂是所有產品都禁用
它會引起我們腹部的一個疼痛
腹瀉 頭痛 噁心 嘔吐
然後甚至會有抽搐的情形

而不合格產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6萬以上到5000萬以下罰鍰,衛生局提醒民眾,製作鹼粽時,不要用硼砂,可改用俗稱的"普美能"的三偏磷酸鈉,功能跟硼砂一樣,但卻不會造成安全上的危害.

記者 陳曉卿 謝其文 莊志成 台北報導



台語報導;
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70253

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Waistlines are widening everywhere. 現代人為什麼會肥胖?

 


Waistlines are widening everywhere. The percentage of adults who are overweight or obese has swelled from 29% in 1980 to 37% in 2013,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People in virtually all nations got larger, with the biggest expansions seen in Africa, the Middle East and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Today's ‪#‎Dailychart‬ looks at the ever-expanding world http://econ.st/SUEg9q

 

現代人為什麼會肥胖?

2014/03/21
  吃得太多卻缺乏運動便很容易導致肥胖,並由此引發各種疾病。全球的肥胖人口正在不斷增加,如何應對肥胖已成為人類共同的課題。在各種有關肥胖機制的研 究中,決定食欲的荷爾蒙以及與肥胖有關的基因的存在日漸明確。因此,預防或治療肥胖效果顯著的方法,會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嗎?

  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和食」,因其有助於預防肥胖而備受關注。然而,日本男性的約30%和女性的約20%已是超重人 群。近年來,肥胖者比率的增加趨勢已經停止,但是就男性而言,在過去30年間已經增加了12個百分點。雖然日本國民整體的卡路里攝入量持續減少,保持運動 習慣的人也有少許增加,但肥胖者減少的趨勢卻並未出現。

  關於肥胖機制的最近的研究中,探查調節食欲的荷爾蒙以及肥胖人群共同的基因這兩條研究路徑最為熱門。並且,人們認識到與各種疾病密切相關的並非皮下脂肪,而是儲藏在內臟中的脂肪細胞。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1994年在肥胖的老鼠身上發現了「瘦蛋白(leptin)」,由此拉開了對調節食欲的荷爾蒙的研究序幕。瘦蛋白是一種脂肪細胞分泌的荷爾蒙,到達大腦後會讓人産生飽腹感。而當大腦無法很好地接收到瘦蛋白信息時,人們便會變肥。

  瘦蛋白被發現後,很多人認為夢寐以求的減肥藥將會隨之而生,但最終卻並未成功。瘦蛋白為什麼會變得不起作用,其原因尚不清楚。

  之後,很多能抑制或者促進食欲的荷爾蒙相繼被發現。因此,僅以某一種荷爾蒙對象,也很難起到調節食欲的效果,這一觀點成為人們的一般認知。而且,這些荷爾蒙也會起到很多別的作用,所以如果分泌過量或者被過多抑制,也可能有産生副作用的危險。

  日本被認可的減肥藥,只有諾華製藥的食欲抑製劑「Sanorex」一種。不過,該藥物只針對極端肥胖的人群,並且有使用上癮的問題,所以最長服用期限 為3個月。抑制脂肪的分解並減少消化吸收量的「脂酶(lipase)抑製劑」已在歐美上市。日本國內也就銷售與否進行了討論,但因減肥效用有限卻有腹痛和 肝臟損害等副作用,所以還未被商品化。

  百利達(Tanita)體重科學研究所的池田義雄所長講解道:「控制食欲的藥物並不那麼適用於日本人。」養成減少飲食量,或者每天早上花1小時散步等習慣,被認為具有更好的效果。

  人們亦開始從分析遺傳基因的研究中探尋肥胖原因的線索。

  在不能充分獲取食物的年代,具備較高能量儲存能力的個體在生存競爭中留了下來。帶來這種能力的「節儉基因(thrifty gene)」被現代人所繼承。但是這一基因,在食物豐富,人們無意間便會過量飲食的時代,很容易招致肥胖。節儉基因有3種代表性例子,都可以通過對肥胖體 質的基因檢查服務獲得。

  另外,解讀基因排列差異的研究日漸成為主流,而節儉基因正不斷從肥胖關聯基因中被分離出來。向醫療機構提供基因檢查服務的Signpost的山崎義光 社長説:「存在擁有節儉基因但仍然很瘦的人。其中,女性尤為明顯。」可見,變瘦的強烈願望似乎可以淩駕在基因的影響力之上。

  在大規模的遺傳基因比較中,名為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指的是由單個核苷酸的改變而引起的DNA序列的改變,造成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之間染色體基因 組的多樣性)帶來的基因排列差異正日益明晰,如今已達數十種。2007年確定的「FTO基因」,與內臟脂肪的蓄積相關,這是人類共同的排名第一的肥胖基 因。據説該基因與食欲的調整相關,但有關其具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研究,還未得出明確結論。

  對肥胖與不肥胖的人的腸道狀態,從細菌基因解析的角度加以對比研究也已開始。經常吃蔬菜和發酵食品的人不易肥胖,而肥胖人群腸內細菌種類不同的情況也已被發現。然而,這究竟是肥胖的原因還是其結果尚不明晰,這可能成為今後研究關注的領域。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永田好生
ad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癌症患者宜:卡路里少進、維持"健康的"體重、注意飲食

Dieting may strengthening the tissue surrounding the tumour, helping to prevent the cancer from spreading, say researchers from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Daily Mail
 
 
 
 
 

Eating fewer calories boosts cancer survival: Study finds it reduces the risk of disease spreading to other organs

  • Reducing calorie intake by a third improve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rate
  • Dieting may strengthen tissue around tumour so cancer cells can't spread
  •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also makes treatment more effective

Cutting calories reduces the likelihood of one type of breast cancer (pictured) migrating to other organs
[caption
A low calorie diet may help prevent the spread of one of the deadliest forms of breast cancer.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radiotherapy used to treat tumours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if women were eating a third less than usual.
In the US study a low calorie diet appeare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particularly aggressive form of the disease.
It affects around a fifth of all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 about 10,000 new cases a year – and is more common in the under-40s.
It spreads very quickly, with tumours often returning after treatment.
One theory is that dieting may decrease chance of cancer spreading by strengthening the tissue surrounding the tumour.
Man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re treated with hormonal therapy to block tumour growth and steroids to counteract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But both treatments can alter the metabolism - which in turn, can trigger weight gain, with the average woman gaining 10lb in the first year of treatment.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eing overweight makes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less effective, and those who gain weight during treatment have worse cancer outcomes.
'That's why it's important to look at metabolism when treating women with cancer,' said study leader Dr Nicole Simon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at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The study involved feeding one group of mice a third less than another group.
'We found that the diet turned on a programme that protected mice from metastatic disease,' explained Dr Simone.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found that in the dieting mice, cancer cells decreased their production of microRNAs 17 and 20 (miR 17/20).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環境資訊中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http://e-info.org.tw/node/99636


爐渣侵農地、毒入水保區 竟無法可管 「資源循環利用法」卡關10年 魏國彥與環團會面求解 2014九合一選舉 綠黨8名參選人出列 號召「公民佔領政治」 向大自然贖罪的料理之道 從日劇「多謝款待」談起
爐渣侵農地、毒入水保區 竟無法可管 高雄市旗山區圓潭大林里一塊農地10年前因盜採砂石,地主從中鋼運來爐石回填,造成魚死鳥走、山川變色。昨(27日)相關部門表示無法可管,只能以區域計畫法處罰。
   
文字大小

自經區不設防 環團質疑綠色經濟落空

"
自經區條例草案,鬆綁法令高達46部,還增加環境執法的負擔,這些成本卻全由人民吸收。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自經區無限上綱的讓售下,恐將造成國土計畫管制及公有土地體系的崩解。 今年地球日,總統馬英九信誓旦旦地向環團代表表示,今年10月將推出更友善 ... 閱讀全文

爐碴侵農地、毒入水保區 竟無法可管

"
景色優美的高雄市旗山區圓潭大林里,不但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更是水利署劃設的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當地一塊農地10年前因盜採砂石,挖出深達5層樓高的坑洞,去(2013)年5月,地主從中鋼運來爐石回填農地,造成魚死鳥走、山川變色。居民雖再三陳情 ... 閱讀全文

諸法皆空? 自經區環境成本全民分攤

"
儘管民間不斷呼籲,《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草案)不該犧牲國土、加劇台灣社會發展差異,國家發展委員會仍未進一步調整,在國民黨立委虎視眈眈下,隨時可能進入立法院審查程序。 地球公民基金會為主的幾個民間團體,昨(27日)召開記者會,對於現行法令 ... 閱讀全文

搶救後退海岸線 印村民築水閘收復失土

"
印尼的海岸線不斷往後退,海水以每年100公尺的速度侵蝕更多的土地。以往防止海岸侵蝕的主要基礎建設投資,像是築海堤和消波塊都無法見效。中爪哇省北海岸Timbul Sloko區域的居民嘗試種植紅樹林,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土壤沉積物而宣告失敗。 ... 閱讀全文

超級城市汙染又排擠社福 「小而美」乃未來生存之道

"
氣候變遷、自然資源逐漸減少、都市人口不斷成長,這些都將改變城市未來的面貌。要建立成功的未來都市,或是重整都市中心,都需要跟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和諧共處,而現在正是我們好好思考如何讓這些未來都市成真的最佳時機。 開發中國家像是中 ... 閱讀全文

London Is a Worse Nitrogen Dioxide Polluter Than Beijing


London Is a Worse Nitrogen Dioxide Polluter Than Beijing
A general view through smog of the Canary Wharf financial district on April 2, 2014 in London.
A general view through smog of the Canary Wharf financial district on April 2, 2014 in London.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An E.U.-mandated shift to diesel cars has sent London's NO2 emissions through the roof. "It's a public-health catastrophe," says one prominent campaigner

British tabloids may lash out at Chinese smog all they want, but when it comes to one important pollution indicator, the U.K. capital actually outpollutes even Beijing.
A European Union–wide shift to diesel, in order to curb CO2 emissions, has sent London’s nitrogen dioxide levels through the roof, Bloomberg reports. Not only are they the worst in Europe, reaching twice the E.U. limit, they also surpass the Chinese capital’s by a whopping 50%.
“Successive governments knew more than 10 years ago that diesel was producing all these harmful pollutants, but they myopically plowed on with their CO2 agenda,” Simon Birkett, founder of the nonprofit Clean Air in London, told Bloomberg. “It’s a public-health catastrophe.”
In 2000, the E.U. drew up rules allowing diesel cars to discharge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amount of nitrogen dioxide than those using gasoline.
“We’re stuck now with these diesel cars,” says Matthew Pencharz,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dviser to the mayor of London. “About half our cars are diesel, whereas 10 or 15 years ago it was lower than 10%.”
Nitrogen dioxide irritates the lungs, increasing susceptibility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na, efforts are mostly focused on other pollutants, such as PM10, levels of which almost triple those in London.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爐渣毒害農地 政府不管:各單位互推污染皮球; 「廢清法」與「資再法」二法合一成「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利用法」(林淑芬)





各單位互推污染皮球; 「廢清法」與「資再法」二法合一成「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利用法」(林淑芬)





林淑芬新增了 3 張相片。






高雄旗山是個好地方,

卻有人先在農地盜採砂石,

然後把中鋼含有重金屬的轉爐石登記為產品,

就可以不受廢棄物清理法規管制,

傾倒於農地再於表層回填土方。
8公頃的農地填了數十萬噸含重金屬的轉爐石


農委會說已經確認這案認定汙染農地,

要移請內政部依違反農地農用處分。

所以與他無關。

經濟部工業局說,我們只認定轉爐石是產品,

至於他流向我們不管,請環保單位去管。

環保署說,他登記為產品所以不是廢清法管,

所以不關環保單位的事,無法可管。

問該地已經是水源保護區管制範圍,

水利署要出來管,他們說汙染與否要環保署認定。

這就是我們的官,

都不干他們的事

但當地居民都是喝地下水,

他們的命怎麼辦?

覆土後上面再耕種嗎?

農地汙染後沒人管?

這就是臺灣有問題的環保法令,

出了這麼多事,

環保署還不快點且要往正確的方向修好?

這就是我們正在努力的「廢清法」與「資再法」二法合一成「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利用法」。

請大家多多關注。

照片來自地球公民協會











爐渣毒害農地 政府不管

鬼扯是中鋼「產品」不列廢棄物處罰

去年11月變藍池
黃姓業者去年以廢爐渣回填旗山大林里農地的水坑,後來水面竟呈現詭異的藍色,還冒泡沫。資料照片
【黃 揚明、陳宏瑞、周昭平╱連線報導】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是經濟部水利署公告的水質水量保護區,但綠委林淑芬與當地居民昨控訴,該里農地去年遭廢爐渣回填,池 水酸鹼值(pH值)超過十二,已達強鹼標準,居民四處陳情檢舉,中央與高雄市政府互推責任,認為廢爐渣是中鋼「產品」,不受《廢棄物清理法》規範。自救會 會長鄭妙珍批:「睜眼說瞎話!」專家指廢爐渣若掩埋在農地、水源地,政府應處罰並清除。
林淑芬指現行法令確有疏漏,廢爐渣只要經登記是公司產品,就不必依《廢棄物清理法》處理,立院正審查《廢棄物減量及循環利用法》草案,未來由環保署認定廢爐渣是否為廢棄物。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會長王中義手持廢爐渣,不滿農地被不肖業者污染。林啟弘攝

重金屬量超標十倍

但林淑芬強調,環保署二○一一年通令各機關,若不屬廢棄物的「產品」,使用不當造成環境污染,各機關應督導辦理,例如水利署就算不敢認定廢爐渣是廢棄物,至少該檢驗水質。水利署官員僅說,保護區內禁止堆置廢棄物,但廢爐渣是否是廢棄物及水質檢測結果,尊重地方權責。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會長王中義說,該里一塊農地自然形成水坑,去年起遭不肖業者以中鋼廢爐渣回填,導致水池變藍,還冒泡沫;居民檢測廢爐渣的汞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十倍,鉻、鉛、鎘、銅、鋅、鎳等重金屬都超標,「這樣的農田種出來的作物,有人敢吃嗎?」


現在農地毀
該片農地目前已回填成平地,還種植許多綠色植披,但因污染無法耕作。陳宏瑞攝

居民:要我們等死

鄭妙珍質疑,當地沒自來水,居民靠地下水維生,「水被污染要居民怎麼喝?把我們農民當什麼?要我們等死嗎!」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說:「水源保護區的農地每一吋都是黃金,卻被傾倒工業廢棄物,欺人太甚!」
對 居民批評,高雄市環保局指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曾採當地廢爐渣樣品送驗,其酸鹼值、銅、鉛、鎘、總鉻等重金屬含量「尚於標準限值內」;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也 在回填區域周邊兩口井抽檢地下水,都符合管制標準;至於傾倒廢爐渣違反土地使用規定,已將相關人員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陳耀勳說,現場勘查發現酸鹼值確實達十二以上,且廢爐渣不能倒在農地,會請高雄市政府開罰。環保署廢管處簡任技正邱濟民說,廢爐渣若被許可登記為「產品」,確實無法以《廢棄物清理法》處置。

業者喊冤稱沒污染

曾揭露高雄大寮「戴奧辛鴨」污染事件的台南社大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昨說,廢爐渣一般回收用在工業區或停車場填地用材料,若掩埋在農地、水源地,可能污染飲用水、地下水,政府當然應比照廢棄物處罰並清除。
被控傾倒廢爐渣的黃姓業者昨喊冤,指回填廢爐渣都是中鋼合法產品,也委請成功大學水工所監測水質,都在標準值內。他說四年多前標得這塊約五點五公頃的農地,地上坑洞回填廢爐渣還填上沃土,未來將設置太陽能板。

【報你知】廢爐渣

廢 爐渣,是煉鋼廢棄物,又稱爐石。高雄市環保局指,廢爐渣大致分為高爐石、轉爐石及電爐石三種;其中高爐石及轉爐石,為煉鋼廠使用鐵礦石、焦炭及石灰石等礦 石材料煉鐵,在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成分屬鈣鋁矽酸鹽;這些副產物以往多採海拋處理,近年來開發為資源回收運用,處理後可當作填築、整地及道路鋪面材料。

近年廢爐渣 污染案例

◆2014/1 宜蘭縣蘇澳鎮
宜蘭縣玄龍環保公司在蘇澳龍德工業區空地露天堆置廢爐渣,沉砂池水質酸鹼值高達11.52,已屬強鹼
◆2013/6 彰化縣伸港鄉
環團檢舉,彰濱工業區線西西3區填海造陸區域發現違法掩埋電爐渣,其重金屬總量超過管制值4倍
◆2009/11 台南縣後壁鄉
後壁鄉一處稻田遭超翔科技公司爐渣污水流入,土壤重金屬鉻濃度高達每公斤692毫克,為管制標準250毫克的近3倍
◆2009/11 高雄縣大寮鄉
環保署接獲檢舉,指高雄大寮鄉有7處非法棄置廢爐渣,並驗出當地養鴨場鴨肉戴奧辛超標2至6倍
註:高雄縣大寮鄉為今高雄市大寮區;台南縣後壁鄉為今台南市後壁區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逃、藏、鬥/ RUN. HIDE. FIGHT; 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美國國土安全部針對類似北捷事件所作教範
RUN. HIDE. FIGHT.® Surviving an Active Shooter Ev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gw5lWSzjA&feature=youtu.be&app=desktop

重大創傷事件;台灣精神醫學會的正式聲明

台灣精神醫學會的正式聲明:
"台灣精神醫學會聲明稿
以「疾病」為觀點,看待一個人是否健康,事實上是最不健康的方式。
昨日台北捷運發生暴力殺人事件,台灣精神醫學會認為此為台灣歷史上的傷痛事件,本會同感哀悼。精神健康最常讓人誤解的部分是:僅簡單以是否罹患疾病為分界點,即可界定人的健康與否,因此人們對於心理健康著重的焦點僅止於疾病的藥物治療或是精神疾病患者的隔離,認為只要做好精神疾病的管理,理應就能改善所有的心理健康問題。
事實上,精神醫學會想藉此傷痛事件在此提出澄清與呼籲:有許多人生活中各面向的支持與關懷困乏;也許居住環境與經濟狀況沒有問題、亦可能有良好教育,不曾 有精神科就診或疾病診斷的紀錄,若依是否罹患疾病為判斷點,確診為精神疾病後才為其心理健康找尋出路,這樣也無怪乎這些心理健康的高風險族群的健康需求會 被忽略,進入惡性的循環導致悲劇的發生。
當我們習慣將所有的人事物以粗糙簡便的方式訂定標籤後歸類,「標籤化」讓我們漸漸地只能看到事件的表面,未能傾聽事件背後是否有著求援的聲音。
精神疾病標籤化,讓我們誤以為沒有病的人不需要心理健康的協助;讓精神疾病患者背負莫須有的罪名;更讓許多可能疑似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們害怕就醫。當你看 到此次北捷殺人事件,就當起精神科醫師認為一定是精神疾病患者所做的,那就不僅大錯特錯,更落入的習慣性「標籤化」的陷阱了!
台灣精神醫學周煌智理事長為此事件非常關心全台灣民眾心理健康問題;對於曾親身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事件的民眾,建議如下:在初期可能會出現驚嚇、失眠、顫 抖、不安和哭泣等心理壓力反應,對多數人而言,上述反應應會在數周內自然改善,但仍有少數人會因衝擊過大以致上述壓力反應並未明顯改善,進而出現身心耗竭 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民眾可就近尋求醫療院所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提供相關諮詢協助,讓自己逐漸逐漸回歸正常的生活。
另外對於大眾媒體與政府的建議如下:
1.在事件未明前,勿將殺人事件導向(或暗喻)特定族群如精神病友,以免加深對病友的污名,除了散播仇恨、造成不當的連結外,無助於傷口的癒合。
2.對於重大創傷的倖存者(被害人)、目睹暴力的人,可能會在未來產生急性壓力反應,及創傷後壓力疾患政府應主動提供心理輔導的協助。
3.避免對社會大眾造成集體性恐慌呼籲政府應請,同時助人工作者團體也應該主動協助發表正確的精神健康議題。
4.籲請媒體,讓嫌疑者的家屬,受害人的家屬,都有多一些空間來喘息平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5年提出,心理健康和心理安適的狀態,對於生活品質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使人們成為具創造力且活躍的公民、有助於融入社 會、提高生產力、達到內在的平衡。為了提升心理健康而推動的公共衛生政策,其對象涵蓋全人口以及有精神疾病的人,要求政府應該增加此部分的經費。"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地中海食譜密訣似乎只是橄欖油加生菜......

The secret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There is no secret

Researchers claim that nitro fatty acids, formed when olive oil and vegetables are eaten together, are the key to the healthy Mediterranean diet. But such a reductionist approach to food and health is unhelpful

Olive oil pouring over greek salad in bowl
The chemical reaction of oil and vegetable is said to be 'nature's protective mechanism'. Photograph: Ian O'Leary/Getty Images
 
Whoop-de-doo, researchers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laim to have identified the "secret" underpinning the oft-quoted healthfulness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From their lab tests on mice (not just any old mice, genetically modified ones) they conclude that when olive oil and vegetables are eaten together, they form nitro fatty acids that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 a risk factor for heart disease – by blocking the enzyme epoxide hydrolase.
The lead researcher, Professor Philip Eaton, describes the chemical reaction of oil and vegetable as "nature's protective mechanism", and sees a commercial future in it. "If we can tap into this we could make new drugs for treating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preventing heart disease." Nitro fatty acids could soon be touted as the next pharmaceutical preventativ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ills aside, though, if nitro fatty acids are indeed the magic formula on which the healthy Mediterranean diet is predicated, should we be conducting our own personal diet experiments to take on board this revelation?
Initially, the more holistic notion that health and slimness lies in combining food groups, rather than fixating on an ever-changing procession of "superfoods", has its attractions – not least because few of us lick our lips at the prospect of eating a bucketload of kale, or can afford to breakfast daily on chia seeds and blueberries. Combining salads and vegetables with oil is hardly onerous, but can this double act really be the holy grail of heart health?
Cynicism is surely merited. This study was part-funded by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a body that finds itself on a sticky wicket because its rote script – the oft-quoted "lipid hypothesis" that eating fat causes heart disease – has gone into meltdown like a defrosting fridge. In nitro fatty acids, the BHF has a way to explain the apparent anomaly that a Mediterranean diet is healthy, even though it contains its dietary villain.
Bear in mind that the BHF, along with other charities and the public health establishment, has evangelised a selectively edited, much traduced, some might say mythical account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The longevity of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s, we were assured, was explained by their high consump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true), and low consumption of red meat and saturated fat (false).
In fact, no sentient visitor to southern Europe could fail to notice the reliance on fatty lamb, full-fat yoghurt and cheese (feta, mozzarella, manchego, pecorino), kebabs and slow-cooked red meat dishes, such as the Greek beef stifado. Even vegetables come stuffed with red meat. Yes, monounsaturated olive oil is the default oil of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but a serious amount of saturated fat is eaten too.
Modern perceptions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stem from observation of dietary traditions in Crete, Greece, and southern Italy in the 1960s, when people were physically active, spent lots of time outdoors and ate shared communal meals of fresh, seasonal, homecooked, locally produced foods. That's not the same thing as bolting down a huge plate of pasta in a cook-in sauce, followed by a high-sugar, reduced-fat yoghurt, while watching MasterChef on the settee.
NHS Choices actively encourages us to "make our diets more Mediterranean" by, among other things, "eating more bread and pasta" (studiously ignoring the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 implicates refined carbohydrates in obesity) and telling us, somewhat inarticulately, to eat "more fruit and salad, including tomatoes and vegetables". But this reheated, rehashed "Mediterranean" diet increasingly looks like a lazy student's essay cobbled together from out-of-date textbooks.
Can there really only be one global prescription for life-sustaining eating? What about Japanese people? They are some of the slimmest, healthiest, longest-lived people on the planet, and their diet is not Mediterranean. Might there be something to explore there? All that fermented food, micronutrient-packed seaweed, low sugar an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ppreciation of beef marbled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intramuscular fat?
Comparing European countries, it is becoming obvious that obesity is more prevalent in laissez-faire markets – notably the UK and Ireland – where a light regulatory touch allows powerful multinational food companies to maximise profit by encouraging children and adults to overconsume their highly processed, nutritionally compromised products.
The debate around what really constitutes healthy eating is heated and continuing. We may not know yet with great certainty what is good for us, but using our own powers of observation, it is crystal clear what is bad for us: a diet of processed, industrialised junk food.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燙傷嬰兒謊稱罕病 婦產科醫院認了

燙傷嬰兒謊稱罕病 婦產科醫院認了


台南市一名葉姓婦人周一晚間在大安婦幼醫院生下白胖女嬰,不料因黃姓護士嚴重疏失,幫女嬰洗澡時竟放入熱水中,女嬰下半身嚴重燙傷,護士也燙傷右 手,值班的楊姓醫師見女嬰下半身起水泡,竟向家屬謊稱女嬰得了「泡泡龍症」,直到轉送成大醫院發現女嬰是被熱水燙傷,送進新生兒加護病房。

家屬今早跟婦產科院方對質時,黃姓護士和院方剛開始不承認錯誤,堅持沒有燙到嬰兒,直到父母揚言要提告,才承認有疏失。

家屬今天上午到婦產科醫院對質,黃姓護士與楊姓醫師一開始還不願面對,避重就輕,還辯稱剛開始以為是「泡泡龍症」,直到家屬怒斥:「成大醫師都說是燒燙傷了,你們還不承認!」醫院才坦承疏失,允諾盡全力請成大醫院搶救。

成 大醫院表示,女嬰被送到醫院時,全身36%的二到三度燙傷,尤其是下半身嚴重紅腫,目前生命狀況穩定,但仍須持續觀察。成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玉雲說, 泡泡龍症患者的水泡,大多會在四肢,身體,嚴重者連嘴巴都有,泡泡龍患者水泡看起來像是身體「由裡而外」冒出來的水泡,但燒燙傷水泡則是伴隨大面積紅腫, 需專業醫療人員仔細診斷。

數名女嬰家屬趁著上午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前往關心,遭燙傷的女嬰家屬代表張姓叔公出面表示,今天上午婦產診所的院長出面和家屬說明協調,醫院承認這是非蓄意性的疏失,也表示有絕對的誠意處理後續;張姓叔公說,目前家屬不便發表什麼意見,希望孩子能先度過這個難關。

該 間婦幼醫院院長室胡姓專員今天陪同家屬到成大醫院看女嬰,胡姓專員說,院方會深切檢討並協助家屬處理後續,院長得知此事後感到非常震怒,會對相關人士做一 定的懲處,其餘不便說明。院方發新聞稿表示,因新進人員經驗不足造成嬰兒燙傷,當事人深感懊悔,院內也會針對設施及管理檢討改進。(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Sandwich Me In餐廳 零浪費

【綠色星期一】餐廳零垃圾 成本低兩年即賺

203,031
最後更新: 0519 22:19 / 建立時間: 0519 13:00

美國芝加哥一間三文治快餐店Sandwich Me In,開業兩年竟然只得一袋約八磅重的垃圾!老闆兼大廚Justin Vrany說,餐廳零浪費得到不少食客支持,加上食材成本極低,開業兩年開始賺錢,希望證明給其他同業,零浪費是可行的。

Sandwich Me In兩年只得八磅重垃圾,約等於一間普通餐廳一小時的份量;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研究,美國每間餐廳都會生產7萬公斤垃圾,連鎖快餐店一般會浪費5%-7%的食物,本地小型餐廳浪費更多,最高可以浪費50%的食物。

Justin 究竟是如何達到接近「零垃圾」的創舉?他會將垃圾拿回家分類,確保垃圾會用正確的方法回收;所有食材由本地農場直送,盡量不用包裝;煮食方面都花盡心思, 餐牌設計用盡當日新鮮材料。一個雞肉漢堡餐,雞骨用來煲湯,雞皮用來煙燻放上沙律,剩食就拿去農場養雞或堆肥。這些方法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應用於出名浪費 的餐飲業,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Justin說人生的轉捩點是他大學時上的政治學課程,令他明白美國人是如何揮霍食物,進食過量的精製食物 和化學品,為了下一代,他決心要過環保的生活。餐廳開業頭半年沒錢聘員工,但因為沒浪費一點食材,餐廳成本極低,現在已開始賺錢。初次食客大讚說,「很欣 賞有人會以零浪費為宗旨,一般的三文治餐點在很多餐廳也吃到,但你吃到的是垃圾肉類和材料,所以我會選擇支持這兒。」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London's cooking waste to fuel power station


London's cooking waste to fuel power station
Thames Water and 2OC in deal worth £200m over 20 years to turn 'fatbergs' clogging capital's sewers into energy for sewage works and homes
Chips in a deep fat fryer
Chips in a deep fat fryer. Thirty tonnes a day of 'fat' waste will be collected from leftover cooking oil supplies at eateries and manufacturers, fat traps in kitchens and pinchpoints in sewers to fuel the power plant. Photograph: Antonio Olmos for the Guardian
 
Cooking waste from thousands of London restaurants and food companies is to help run what is claimed to be the world's biggest fat-fuelled power station.
The energy generated from the grease, oil and fat that clogs the capital's sewers will also be channelled to help run a major sewage works and a desalination plant, as well as supplying the National Grid, under plans announced by Thames Water and utility company 2OC.
The prospect of easing the financial and logistical problems of pouring £1m a month into clearing the drains of 40,000 fat-caused blockages a year is being hailed by the companies as a "win-win" project. Thirty tonnes a day of waste will be collected from leftover cooking oil supplies at eateries and manufacturers, fat traps in kitchens and pinchpoints in the sewers – enough to provide more than half the fuel the power plant will need to run. The rest of its fuel will come from waste vegetable oil and tallow (animal fats).
The deal, worth more than £200m over 20 years, has made possible the building of the £70m plant at Beckton, east London, which is financed by a consortium led by iCON Infrastructure. It is due to be operational in early 2015. No virgin oils from field or plantation crops will be used to power it, says 2OC.
The plant will produce 130 Gigawatt hours (GWh) a year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 enough to run just under 40,000 average-sized homes, say the planners.
Thames Water has agreed to buy 75GWh of this output to run Beckton sewage works, which serves 3.5 million people, and the nearby desalination plant, which is used in times of drought or other emergencies. Piers Clark, commercial director for Thames Water, said: "This project is a win-win: renewable power, hedged from the price fluctuations of the non-renewable mainstream power markets, and helping tackle the ongoing operational problem of 'fatbergs' in sewers."
Andrew Mercer, chief executive of 2OC, said: "This is good for us, the environment, Thames Water and its customers.
"Our renewable power and heat from waste oils and fats is fully sustainable. When Thames doesn't need our output, it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grid meaning that power will be sourced, generated and used in London by Londoners."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越南宏福鞋業疑似飲用水中毒事件說明

致敬:台北駐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
主旨:越南宏福鞋業疑似飲用水中毒事件說明
越南宏福鞋業於2014年5月15日傳出疑似員工水中毒事件後,送往醫院人數為983人,其中有248人拒絕驗血並當場自行離開醫院。
735名員工登記驗血並留在醫院觀察,醫院對這些員工之珍斷為無中毒症狀。到5月16日中午前,陸續有505名員工出院,因醫院珍斷無中毒症狀故核准出 院,剩下的230民員工繼續在醫院觀察至下午五點前只剩16名仍留院觀察,其餘214員陸續也出院。截至5月16日下午五點為止,醫院說明完全無中毒症 狀,但仍需等待驗血報告於下星期出來,這事件到5月16日下午截止未發生有任何人員死亡。
飲用水及取水源頭當地檢驗單位已抽樣進行檢測,目前得知無異常現象,需等待下週檢驗報告得知最終結果。
肇事原因公安部門以介入調查,實際原因以公安調查報告做最終結論。
越南宏福鞋業代表人羅淮松在此澄清說明,請代表處協助更正台灣媒體對本公司不實之報導,感激不敬!
宏福(越南)鞋業有限公司
羅淮松

黃斑部病變

驚!台灣26萬老人罹患黃斑部病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優活健康網)2014-05-17  10:07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台灣,65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每增10歲,罹患黃斑部病風險增近2倍! 一名75歲的老農夫,最近半年來有時覺得下田插秧時看東西歪歪的,但一開始也不以為意,直到2個月前發現連報紙的標題都看不清楚,就診經檢查後發現是老年 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只剩0.15,經過治療後回復到0.5。
黃斑部病變恐造成失明
亞東醫院眼科許詠瑞醫師說,世界衛生組織統 計,在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原因的第一名,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在當今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可能有接近26萬的長者罹患此問題。黃斑部出了問題會有什麼 症狀?許詠瑞醫師表示,典型的症狀就是中心視力減退,並且在看直線的物體時產生影像扭曲、斷點、或變暗的情形發生。在少數的長者因為伴隨有老花或是白內障 等其他狀況,這樣的症狀可能被忽略。
預防病變  謹記血壓、血脂控制
許詠瑞醫師也說,要預防黃斑部病變,應不抽菸、均衡飲 食、控制血壓及血脂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日常生活中多攝取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及堅果類、富含DHA及EPA的深海魚類等都對黃斑部 有幫助,另外在外出時不要忘了配戴棕褐色的太陽眼鏡,以避免紫外線對黃斑部的傷害。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排汗。荸薺

<<< 排汗與排尿的差別 >>>

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譯音)博士發現,所有運動選手當中,唯獨馬拉松選手沒??有罹患癌症的病例。
因此艾倫斯特博士為了找出不得癌症的原因,不斷的研究,結果發現了一項驚人的事實。
艾倫斯特博士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份,結果發現汗水中含有鎘、鉛、銅、鎳等之重金屬物質。
艾倫斯特博士下的結論是「每天跑30公里以上的馬拉松手,自體內深處排出大量汗水的同時,亦將體內累積的致癌成份〝重金屬〞排出體外,徹底去除癌症的根源,因此馬拉松選手是不會得癌症。」
根據以上的研究結論,艾倫斯特博士發表了「以排汗的方式,徹底去除體內的累積物,可預防癌症」的研究報告,艾倫斯特博士強調的
「想要健康長壽,就要一天一次大量排汗。」這句話是絕對值得信賴的。

【出汗能夠排泄體內有害物質!】
對身體而言,為何出汗特別重要呢?
排泄體內不需要物質功能,就是排便、排尿與出汗的。其中, 汗具有排泄體內疲勞物質或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毒素的重要作用。
雖然尿也會排出重金屬,但是排出功能卻遠不及汗。亦即藉由汗,能夠排出大量的重金屬。
汗也具有調節體溫的重要作用。
全身健康的出汗,就能夠強化現代最欠缺的體溫調節功能與自律神經。
汗從體表氣化,令人得到爽快感,對精神也有很大的幫助。藉著氣化熱消耗熱量,能夠提升代謝力,減少體脂肪,有助於消除肥胖。
對身體而言具有重要作用的汗,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全身出汗,就能夠強化自律神經,提升代謝力,排出老舊廢物與毒素,對於美容與健康都有幫助。
汗與尿中的重金屬元素量(100克中)
鉛(μg):汗84、尿4.9
鎘(μg):汗6.5、尿0.65
鈷(μg):汗1.2、尿0.6
鎳(μg):汗32、尿3.1
銅(mg):汗0.11、尿0.01
(註) 假設1天出汗量為2公升


-----

小小荸薺戰勝了晚期肺癌
   荸薺可以化包塊(現在叫腫瘤),這是陳醫師外曾祖父多年行醫傳下來的秘方。外曾祖父在民國時是地方名醫。那時由於戰亂,很多求醫的人家境貧窮,所以外曾祖父特別注意研究用價格低廉的草藥甚至食物來治病的方法,每收奇效。他用荸薺治了很多長包塊的人。因為那時候中醫不知道癌症這個名詞,所以現在無法考證其中有沒有癌症患者。後來我媽媽用這個方法治癒了一個肺癌患者,確認了荸薺對於惡性腫瘤同樣有效。七十年代初期,媽媽的一位同事被某軍醫院確診為肺癌晚期,並作了手術切除。當時這個人整個面部都脫形了,誰看了都認為此人快不行了。大夫也明確地​​說,他活不過半年。醫院認為沒有繼續治療的必要,勸他回家了。回家後,這位同事不死心,就用我媽媽給他開的藥方,每天大量地吃荸薺,輔以中藥湯劑調理,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
   二十多年以後,我母親偶然遇到他的兒子,問及其父健康狀況。他兒子笑著答道,我父親身體很好,而且越活越年輕了,現在家裡的活還搶著干呢。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位同事是一個生性非常樂觀的人,堅信自己能夠治愈,沒有放棄治療,所以才能創造這個奇蹟。
荸薺為什麼可以消除腫瘤呢?
 荸薺消積的作用非常強。中醫所說的“積”,指的是堆積在人體內的成形的代謝廢物。這種廢物如果堵塞絡脈,皮膚表面就會長出多餘的東西,比如疣子。
   如果堵塞經脈,就會在皮下產生結節,比如乳腺增生。
    如果瘀積在內臟,輕者就會形成各種息肉、囊腫,重者就變成腫瘤了。
    現代藥理分析也證實:荸薺中含有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
    這種物質對於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主要入肺經。肺和大腸相表裡,肺又主皮毛,所以它對於肺癌、腸道息肉和皮膚贅疣特別有效。尤其是肺癌,因為荸薺有補肺涼肝的作用,能減少對肝火對肺的傷害。
    荸薺性寒涼,是涼血的,適用於血熱、陰虛陽亢型的腫瘤病。如果是陽虛體質的人,那就不能用了。用荸薺治療腫瘤,帶皮生吃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於需要大量地吃才有效,所以要各種吃法配合,以免吃傷腸胃。每天最少要吃五斤以上,吃得越多效果越好。可以把每天吃的荸薺分成三份,一份充分洗淨後帶皮生吃,一份削皮煮熟後燒菜吃,一份削皮榨汁代茶飲。
   要注意,荸薺治腫瘤,主要是“洩”的作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攻邪”,即排毒祛邪。如此強力地攻邪,邪氣傷的同時正氣必然也會傷,所以要同時用一些“補”的藥物來養護腸胃,扶助正氣。具體用什麼藥,一定要找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判斷。人體的正氣是治病的根本,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孕早期的時候不要吃生荸薺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孕婦吃荸薺可能流產。因此,各位準媽媽千萬要注意,在孕早期的時候最好不要吃荸薺,以免發生意外流產。
   荸薺功效:荸薺(biqi)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煩的抗菌成分——荸薺英。
 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秀,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秀水鄉電鍍廠偽裝倉庫 每天排10噸毒水

電鍍廠偽裝倉庫 每天排10噸毒水

偽裝成倉庫的地下電鍍廠把廢水排放進石笱排水溝內。環保局提供
【孫英哲、詹智淵╱彰化報導】彰檢檢察官高如應前晚查獲秀水鄉一家地下電鍍廠,業者「春福企業社」將其偽裝成倉庫,違法使用毒化物且把毒廢水排放到大排,檢警帶回業者梁文進、梁春福兄弟,昨梁春福20萬交保,其餘2人10萬交保,1人請回。

暗管偷排10年

彰檢從去年底起已進行4波掃蕩查緝30多家不法電鍍工廠,民眾檢舉秀水鄉石笱排水溝旁有電鍍工廠長期排放有毒廢水,檢察官高如應與警員,躲在工廠外監視,發現該工廠4周有高牆且設兩道大門,屋外廣設監視器,而工廠門窗用黑布遮擋,儼然是倉庫。
高如應說,他與警方數次埋伏無所獲,直到數天前突吹來一陣風,夾雜濃烈電鍍水味道,才確認神祕工廠位置進行突襲。而「春福企業社」每天生產10噸毒廢水,貯存地下儲槽,再用暗管偷排到石笱大排,已經營10年。
彰化縣環保局祕書江培根說,無工廠登記的春福佔地逾百坪,有十多套電鍍設備,是彰化歷來查獲最大的地下電鍍工廠,除違反《水污染防治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告發,最重可罰60萬元,並通報農田水利會監測下游土壤。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太陽能道路 Solar Roadways


馬路也能是發電廠!太陽能道路 Solar Roadways [2014/05/14 14:36]
陳宜豐
在發展太陽能電廠的時候,最大的困境往往就是大面積土地的取得,畢竟太陽能電廠需要大量的光照面積,無法用垂直裝置的方式節省空間,但是美國有間名為 Solar Roadways 的公司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法:把馬路變成太陽能電廠。
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Solar Roadways 開發出了一個六角形的太陽能發電模組,可以依照當地的土地造型組合起來,而且這個模組經過了冰雪及耐壓的測試,讓它可以鋪裝在一般家庭的庭院裡頭,像目前  Solar Roadways 所進行的測試階段,已經把它鋪成露天車庫的地板。
太陽能模組的介紹,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而 Solar Roadways 最終的目的是想要把這個太陽能模組板,取代一般的柏油鋪在我們日常用的馬路上,太陽能板上面還具有可發光的 LED 光源,可以取代目前道路上面使用的塗裝標誌標線,可以隨著不同的道路狀況隨時改變。
農耕機上去壓也不會壞掉,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若是這項計劃成真,或許我們未來就不用特別費心找地去蓋太陽能電廠,利用現有的道路改鋪太陽能板,就能夠擁有相當的發電量了。
模組內擁有可發光的 LED 照明,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路面上的 LED 標線可以隨時變換,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太陽能模組經過冰雪環境的測試,畫面擷取自 Solar Roadways 官網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リユースReused瓶入りほうじ茶「晴・Re・茶」

リユースReused瓶入りほうじ茶「晴・Re・茶」 岡山大生協で販売開始

本学廃棄物マネジメント研究センターなどは5月12日から、津島地区にある生協ピオーネユニオンで、繰り返し使えるリユース(再使用)瓶を使ったほうじ茶「晴・Re・茶(はれちゃ)」の販売を始めました。環境にやさしいリユースの推進を目的としています。
 茶葉販売の引両紋(備前市)が製造する真庭市勝山地区産の茶葉を使用。カフェイン含有量は、通常のほうじ茶の半分程度と少なめです。
 同センター、本学の学生団体「岡プロ!」、NPO団体「岡山賢人プロジェクト」の三者で共同企画。ほうじ茶の製造、瓶の配送・回収・洗浄などは、大阪 府、岡山市の業者などが協力しました。「晴・Re・茶」のネーミングは、工学部2年上竹嘉紀さんが考案。「『晴』れの国おかやまの『Re』use(リユー ス)瓶を使ったほうじ『茶』」の3文字をつなげました。
 温室効果ガスの排出量をCO2に換算して表示する「カーボンフットプリント(CFP)マーク」を、ガラス瓶では日本で初めて取得しました。
 6000本を製造。1本(220ミリリットル)118円で、ピオーネユニオンに空き瓶を返却すると、10円が返却されます。
 今後は、学内や自治体、ホテルなどで活用してもらえるように働きかける予定です。

【本件問い合わせ先】
大学廃棄物マネジメント研究センター 准教授 松井康弘
TEL:086-251-8991

(14.05.12)
1
岡山大学廃棄物マネジメント研究センターなどが開発した「晴・Re・茶(はれちゃ)」
1
ピオーネユニオン入り口で販売する学生ら=5月12日

紅酒有益健康?人體研究稱無關

酷愛美食的法國人,大量食用牛油等飽和脂肪與肉類,攝取量比美國人高出3到4倍,但平均體重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卻比美國人低很多。這所謂的「法國悖論」,科學家多認為跟法國人愛喝紅酒的習慣有關。
尤其是紅酒成分白藜蘆醇(resveratrol)被視為抗癌、抗氧化的有益健康成分。不過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白藜蘆醇對健康影響微乎其微,無助降低疾病發生或致死率。

尤其是葡萄皮富含的白藜蘆醇成分,研究證實能延長小鼠壽命,對實驗室裡培養的癌細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雖然人類跟囓齒類動物的組織分化程度差異很大,大眾仍樂觀相信,白藜蘆醇對人體會產生類似效果,應該就是抵禦心臟病、癌症與老化的仙丹妙藥,如今也成熱門營養食品。

從較早統計來看,長期適量飲用紅酒,確實對心血管系統有好處,可能來自紅酒其他成分,或是其他有關習慣,紅酒愛好者也許不必急著放棄,但補充白藜蘆醇這種營養素的預算,應該可以省起來。

日漫畫画像有問題:流鼻血因輻射 福島不能住人??


日漫畫:流鼻血因輻射 福島不能住人


2014-05-13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人氣連載漫畫「美味大挑戰」,大膽挑戰福島核災不能說的真相!繼上一期預告中出現主角流鼻血的畫面而引發爭議後,最新 一期更由福島縣雙葉町前町長井戶川克隆現身說法,指控「流鼻血是因為輻射」、「福島不能住人」,被點名的福島縣及處理311震災垃圾的大阪市均表示抗議, 但漫畫作者雁屋哲表示,將繼續以漫畫迎戰外界的批判。
  • 日本人氣漫畫「美味大挑戰」描寫主角因採訪福島核一廠而流鼻血,並直指與輻射有關,引發社會譁然。 (取自網路) 日本人氣漫畫「美味大挑戰」描寫主角因採訪福島核一廠而流鼻血,並直指與輻射有關,引發社會譁然。 (取自網路)
  • 以真名登場的福島縣雙葉町前町長井戶川克隆,在臉書上貼出流鼻血的照片,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取自井戶川克隆臉書) 以真名登場的福島縣雙葉町前町長井戶川克隆,在臉書上貼出流鼻血的照片,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取自井戶川克隆臉書)
「美味大挑戰」是小學館漫畫週刊「Big Comic Spirits」從1983年起開始連載的人氣漫畫,作者為現年72歲的雁屋哲,由漫畫家花崎昭作畫。5月4日出版的「福島的真實第22集」中,描寫男主 角在2011年東北大地震時,採訪福島核一廠的核災事故後,出現原因不明的流鼻血症狀及嚴重倦怠感。前雙葉町長井戶川也在漫畫中表示,「福島有許多相同症 狀的人,只是大家不說罷了」。
人氣該期週刊上市後,引發社會譁然,不但環境大臣石原伸晃出面批評,否認流鼻血與核災的因果關係,福島也認為聲譽受損而表示抗議,雁屋哲的個人網頁及小學館官網被抗議信函塞爆。

福島前町長 10天流4次鼻血

不過,井戶川9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強調不會撤回發言,為證明其所言不假,10日也在自己臉書網頁上張貼數張流鼻血的照片,3天來已有600多人分享。井戶川表示,他從5月1日到10日共流了4次鼻血。

燒震災垃圾 大阪居民呼吸不適

雁屋哲也未因各方抗議而停手。12日上市的本期連載中,再度請來井戶川和福島大學副教授荒木田岳以真實姓名登場。井戶川表示,流鼻血和倦怠感都是因為輻射影響,他很想說「福島不能住人」。而曾參與除污作業的荒木田則表示,即使進行去除輻污作業,福島還是不能住人。
除福島外,本期漫畫也點名處理311震災垃圾的大阪焚化廠,指稱附近有800多名居民的眼睛及呼吸道出現不適症狀。雁屋哲重申,他曾在福島採訪2年,只是把真相寫出來,無法理解為何會遭批評,並強調將承擔所有文責。

福島批漫畫內容令人不安

福島縣、大阪市及日本政府12日均再度表達抗議。福島縣官網指出,漫畫內容讓人對福島縣的不安感增加,助長不良風評,「斷難容許」。大阪市府則表示,漫畫內容與事實不符。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在記者會中強調,他認為流鼻血與受到輻射污染無關。





台湾の新聞までもが『美味しんぼ』の福島描写問題を速報 でも画像が何か違う

2014年05月13日 18時30分
提供:ガジェット通信

福島第一原発の事故後、福島県民の間にしばしば原因不明の鼻血の出る人が増えているとする描写が議論を呼んでいる『美味しんぼ』の福島描写問題。

この「放射能で鼻血」問題は、台湾でも大きな関心が払われているらしく、台湾4大新聞の1つ、『聯合報』も速報で伝えている。

だが、その記事中で使われている画像がどこかおかしい。週刊ビッグコミックスピリッツのキャプチャーではなく、なぜかネット住民が作成したコラ画像が使われているのだ。

井戸川克隆・元双葉町長が鼻血問題の実態を訴えるシリアスな場面なのに、登場人物全員が鼻血ブー。雄山の顔に至っては、鼻血ブーのジャケットで有名なアンドリューW.K.にすげ替えられてしまっている。何が何だか、もうわけがわからない。

ひと目でパロディー・コラだとわかる画像ではあるのだが、キャプションには特にコラ画像であることは明記されておらず、これを見た台湾人読者が「放射能で鼻血」問題を誤解してしまわないか、少し心配になってしまう。

まぁ最初は単純な美食ギャグ漫画だったのに、いつの間にか作者の政治主張漫画になってしまっていた『美味しんぼ』を1枚で表現するという意味では、秀逸なチョイスと言えなくもない……か? 圖片是在“ Oishinbo ”的斷福島描述的問題不同的東西,甚至報紙台灣
18:30 2014年5月13日
    
的通訊工具禮遇

    

    

甚至報紙在台灣擴大通訊工具的照片圖像的大圖是在“ Oishinbo ”的斷福島描述問題不同的東西

福島描述等問題,事故發生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之後,人們得到了不明原因的流鼻血常福島居民之間是有越來越多的呼籲“ Oishinbo ”的討論。
這個問題“鼻血放射性” ,顯然是被台灣製造,四大台灣的報紙之一了極大的興趣,“聯合報”也進行的公告。
但是,用於本文中的圖像是錯誤的地方。而不是每週大喜劇精神的捕捉,科拉形象淨居民出於某種原因,他正在使用創建的。
雖然這是一個嚴重的局面Idogawa KatsuTakashi前雙葉鎮鎮長起訴的鼻血問題的現實,人物大家鼻血噓聲。如果你達到了大山的臉,他們已經鼻血噓的Sugekae安德魯WK著名的外套。不知怎的,你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尚未指定它的存在在圖像中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模仿科拉一眼,卻是科拉圖像尤其是在標題,台灣讀者誰看了這Shimawa誤解了問題“鼻血放射性”不,它可能會變得有點擔心。
在這個意義上,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美食插科打諢帶,並且由一個代表自己做了一個政治主張的漫畫作家之前,我知道了“ Oishinbo ” ,還是......也不會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第一次嘛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台灣空氣中的PM10很差,可能讓健保破產



「嘉義空品不如中國深圳」環團批衛福部輕忽國人健康
空氣品質指標PM10排名 台北不如首爾 花蓮不如東京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昨天公佈數據比較,花蓮空氣竟不如東京,嘉義也不如上海,醫師葉光芃(圖右一)批評衛福部輕忽國民健康(記者唐詩攝影)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12)日指出,台灣的PM10不但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而以部分城市排名來相較,台北已不敵南韓首爾,甚至像嘉義,還比中國深圳要差,新營還比上海差,而花蓮則不如世界大都會區東京。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批評,衛福部的網站連防治PM10致病的資訊都找不到,與環保署跨部會的橫向聯繫有問題,輕忽國人健康。
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將在16日晚間率代表團出席第67屆WHA,預計25日返國,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出數據,要邱文達出國前仔細思考,哪裏作得還不夠。他表示,行政院至少應該是副院長層級來召集聯席會報,政務委員督導下各行其是,根本就不夠。
根 據彰化醫界聯盟彙整資料,WHO 2014年世界各國空氣污染PM10監測資料,在1600個主要城市的排名中,台北市以年均值47.1ug/m³排名1089,排名不如韓國人口更多的首 爾,而全台灣2013年的PM10平均,更高達54ug/m³,對PM10過度不重視,嚴重影響國人健康。
葉光芃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世界日前各國主要城市空汙情況排名,台北的PM10,年均值是每立方公尺有47.1微克,在1600個城市中排名1089,若以全國來看,台灣在90國中排名第60名,表現不佳,甚至比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尼與菲律賓都差。
他 表示,台灣在亞洲四小龍中,不但PM10年均值最高,3年內的降低幅度也最小,遠遠落後四小龍中表現最優,排名32的新加坡,而台灣視為競爭對手的南韓, 在2011年還落後台灣,如今也趕過去,「我們可以說是經濟發展做的不好,連空氣品質也一起輸掉」,衛福部應加強監控空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說,當「看見台灣」片面拍了,看了,台灣的空氣品質越來越糟?真的有看見台灣嗎?他要求環保署、衛福部應積極做跨部會調查,以免空污造成醫療給付愈來愈多。
他表示,若比較兩岸大都市的空汙,中國的深圳、廈門、泉州空氣比台灣的嘉義、高雄好,中國的上海空氣也比台灣的新營、鳳山好,中國北方差不多跟台灣一樣而已,官員對得起台灣人嗎?
民 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空氣品質惡劣並沒改善,台灣的健保為何會破產?就是因為生病的人太多了,尤其是癌症一直在飆高,以前都認為是抽煙、二手煙,但肺腺癌 仍然飆高,後來又認為是家庭主婦煮菜油煙,但其實是空氣中懸浮微粒比例偏高,聯合國早已呼籲政府部門應橫向聯繫,而不是只丟給衛福部。
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科長林真夙表示,政府將會與各部會就空氣汙染與呼吸疾病加強衛教宣導,並努力建置低碳醫院;她也呼籲民眾在空品不佳時,能儘量減少出門。經濟部、交通部官員則回應,將持續推動再生能源、工業綠色化等政策,以減少空氣汙染。
環保署回應表示,台灣自1994年開始監測PM10以來整體濃度已開始降低,另一方面,環團引用、提出的數字,是否合乎實際狀況,牽涉到量測方法及大氣條件等,還需要再進一步了解,至於僅以PM10的數據比較,能否彰顯代表台灣和中國的整體空氣品質,也還需釐清。

Salvation Gets Cheap By PAUL KRUGMAN 環保越來越便宜

Op-Ed Columnist

Salvation Gets Cheap

專欄作者

環保的經濟代價沒那麼高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hich pools the efforts of scientists around the globe, has begun releasing draft chapters from its latest assessment, and, for the most part, the reading is as grim as you might expect. We are still on the road to catastrophe without major policy changes.
負責集合世界各地科學家的力量來應對氣候 變化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已開始公布最新評估報告草稿。從大部分內容看,其描述正如人們可能預想的那樣嚴峻。沒有重大政策調整,我們依舊在走向災難。
But there is one piece of the assessment that is surprisingly, if conditionally, upbeat: Its take on the economics of mitigation. Even as the report calls for drastic action to limit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t asserts tha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uch drastic action would be surprisingly small. In fact, even under the most ambitious goals the assessment considers, the estimated reduction in economic growth would basically amount to a rounding error, around 0.06 percent per year.
但有一項評估結果卻驚人地樂觀,儘管是有 條件的:這項評估研究了氣候變化減緩的經濟學。儘管該報告呼籲採取果斷行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但它也斷言這種果斷行動帶來的經濟影響卻小得出人預料。事實 上,即使是依據評估報告所考慮的最大膽目標來加以衡量,估計這種行動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減少也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約為每年0.06%。
What’s behind this economic optimism? To a large extent, it reflects a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many people don’t know about, the incredible recent decline in the cost of renewable energy, solar power in particular.
這種經濟樂觀主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應了一場許多人並不知曉的技術革命: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尤其是太陽能的發電成本,最近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下降。
Before I get to that revolution, however, let’s talk for a minute about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然而,在論述這場革命之前,我們先略微說說經濟增長與環境之間的總體關係。
Other things equal, more G.D.P. tends to mean more pollution. What transformed China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emitter of greenhouse gases? Explosive economic growth. But other things don’t have to be equal. There’s no necessary one-to-on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and pollution.
在其它條件相等的條件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字越大通常就意味着污染更多。是什麼讓中國變成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是爆炸式的經濟發展。然而,其它條件並不是必然相等。經濟增長與污染之間並不必然存在共生關係。
People on both the left and the right often fail to understand this point. (I hate it when pundits try to make every issue into a case of “both sides are wrong,” but, in this case, it happens to be true.) On the left, you sometimes find environmentalists asserting that to save the planet we must give up on the idea of an ever-growing economy; on the right, you often find assertions that any attempt to limit pollution will have devastating impacts on growth. But there’s no reason we can’t become richer while reducing ou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左、右兩翼人士常常都不明白這一點(我不 喜歡那些專家將所有問題都說成「兩方都錯」,但在這個問題上,這種說法恰恰就是正確的)。在左翼方面,你有時會發現,環保主義者強烈主張,為了拯救地球, 我們必須放棄經濟不斷增長的想法;而在右翼方面,人們常常斷言,任何限制污染的努力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毀滅性影響。然而,我們沒法在增加財富的同時減少對 環境的影響,這是沒道理的。
Let me add that free-market advocates seem to experience a peculiar loss of faith whenever the subject of the environment comes up. They normally trumpet their belief that the magic of the market can surmount all obstacles — that the private sector’s flexibility and talent for innovation can easily cope with limiting factors like scarcity of land or minerals. But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market-friendly environmental measures, like a carbon tax or a cap-and-trade system for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y suddenly assert that the private sector would be unable to cope, that the costs would be immense. Funny how that works.
我還要補充一點。每次只要提出環境問題, 主張自由市場的人們似乎都特別地沒有信心。他們通常鼓吹自己的信念,認為市場的魔力會克服一切障礙——私營領域的靈活性以及創新才能很容易對付土地或礦物 質稀缺這樣的限制因素。然而,如果對他們說市場友好型環保措施,如對碳排放實行碳稅或碳排放限額交易(cap-and-trade)體系是可能的,他們突 然又會斷言成本巨大,因而私營領域無法承受。這種矛盾極其可笑!
The sensible position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has always been that it’s like the economics of everything else — that if we give corporations and individuals an incentive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y will respond. What form would that response take? Until a few years ago, the best guess was that it would proceed on many fronts, involving everything from better insulation and more fuel-efficient cars to increased use of nuclear power.
合理的立場一直是,氣候變化經濟學與任何 其它方面的經濟學完全相同——只要我們給予公司和個人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激勵,他們就會做出反應。這種反應會採取什麼形式?直到幾年前,人們的最佳猜測 仍然是,會在許多方面取得進展,包括提高保溫效果,更多節能型汽車和增加核電等等。
One front many people didn’t take too seriously, however, was renewable energy. Sure, cap-and-trade might make more room for wind and the sun, but how important could such sources really end up being? And I have to admit that I shared that skepticism. If truth be told, I thought of the idea that wind and sun could be major players as hippie-dippy wishful thinking.
然而,許多人都沒有太把可再生能源當回事。沒錯,碳排放限額交易制度為風電及太陽能發電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這些資源說到底會有多重要?我不得不承認本人也曾持懷疑態度。要說實話,我認為風電與太陽能發電成為主角的想法是嬉皮士昏頭昏腦的一廂情願。
But I was wrong.
但我錯了。
The climate change panel, in its usual deadpan prose, notes that “many RE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have demonstrated substanti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nd cost reductions” since it released its last assessment, back in 2007.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is willing to display a bit more open enthusiasm; it titled a report on clean energy released last year “Revolution Now.” That sounds like hyperbole, but you realize that it isn’t when you learn that the price of solar panels has fallen more than 75 percent just since 2008.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其一貫不帶感 情的措辭指出,自2007年發表上次評估報告之後,「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顯示出了極大的性能提高與成本降低」。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願意公開展示出更多熱情,去年發佈的一份有關清潔能源的報告標題就是《現在革命》(Revolution Now)。聽上去有點誇張,但是了解到僅僅是從2008年起,太陽能組件價格已下降超過75%以後,你就會覺得這並不誇張。
Thanks to this technological leap forward, the climate panel can talk about “decarboniz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s a realistic goal — and sinc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a very large part of the climate problem, that’s a big part of the solution right there.
由於這一技術的飛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現在能夠將「脫碳」發電作為一種現實目標來談了——由於燃煤發電構成了氣候問題的很大一部分,解決方案的一個重點也應該在那裡。
It’s even possible that decarbonizing will take place without special encouragement, but we can’t and shouldn’t count on that. The point, instead, is that drastic cut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now within fairly easy reach.
甚至不需要特殊的鼓勵也有可能實現脫碳,但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指望這一點。相反,關鍵是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現在是很容易實現的。
So is the climate threat solved? Well, it should be. The science is solid; the technology is there; the economics look far more favorable than anyone expected. All that stands in the way of saving the planet is a combination of ignorance, prejudice and vested interests. What could go wrong? Oh, wait.
那麼氣候威脅就解決了?應該如此。科學是可以信賴的,技術是現成的,經濟性方面也比任何人預期的都好。阻礙拯救地球的,只有無知、偏見與既得利益的結合。還有什麼地方可能出錯呢?哦,等等。

翻譯: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