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奧巴馬總統現在應當立即提出“碳稅(環境稅)”的標準

《綠色革命》作者:向“東京人”學習而不是爭做“美國人”
2011/04/08


21世紀的城市應該如何建造,這是一個決定人類與地球命運的選擇。通過《世界是平的》、《綠色革命》等著作向世界發出警告的國際著名評論員托馬斯·弗里德曼從地球的角度對城市進行了評述。

在思考今後的城市模式、人類生活模式時,有一件事情是絕對忽視不了的,這就是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國人”,已經超過了地球的容量。

不能再做“美國人”了

“美國人”這一說法,表達了對包括我在內的全體美國人的提醒與警告。指的是美國人住著很大的房子、到處是寬廣的道路、開著很大的車、吃著巨無霸漢堡、到處亂丟垃圾。

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的人們顯然也都想過上“美國人”那樣的豪華生活,如果真的實現的話,這將是一項很偉大的成就。

但上帝在創造小小的地球時,大概沒想到會出現這麼多的“美國人”吧。如果地球上的人全都成了“美國人”,地球將會燒光一切、呼吸困難、吃光一切、到處充滿煙霧,要比阿爾·戈爾先生(環境活動家、原美國副總統)的預測嚴重得多。 《綠色革命》原來題目所講的“炎熱、平坦、擁擠”的世界裡,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現在還有許多人不承認地球變暖、氣候變化這樣的事實。那好,你用橡皮擦把炎熱給我們消除了吧。即便如此,還存在著平坦與擁擠的問題。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世界人口在激增,如果許多人都變了“美國人”,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

現在世界上約有68億人,到2050年將增長到92億左右。其中25億人都想過上“美國人”的生活,如果真的這樣的話,無論是能源還是糧食都將短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持續的事情。

不停地開發城市的郊區,建造更大的房子,如果沒有汽車就哪兒也去不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合時宜了。人類現在必須聚集到城市里居住。而在城市裡面,樓越蓋越高,沒有汽車就無法享受舒適的生活。崇尚這種生活方式的觀念必須從根本上進行轉變了。

日本可謂是智能城市的先驅。為克服土地面積狹小的問題而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從而使日本在這一領域裡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東京公寓的確很狹小,但是卻非常實用。日本生產的電器產品在日式房間裡發揮出了最好的效果。以這樣的居住環境為前提,日本形成了高效而準時的公共交通系統。日本應當把這樣的城市居住環境模式原封不動地打包出口到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應當像“東京人”那樣選擇緊湊的居住空間,而不是像“美國人”那樣鋪張浪費。


金融危機與環境危機同源

金融危機與環境危機同時發生,這並非巧合,其根源是相同的,不論是面對市場還是大自然,都是用不可持續的、無節制的手段來謀求不斷增長。對眼前的風險不當回事,把利益變成個人財產,損失卻由整個社會來承擔,對此還不以為然。

在金融市場上,對於美國次級債務(面向個人的低信用度住房貸款)及由此組成的債券,對風險的評估太低,大家卻都默認了。對於將利益轉化成私人財產也都視而不見。一旦造假事情被揭穿,承擔這一損失的卻不是貪婪的當事人,而是全體納稅人。

環境危機也是如此。無視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的危險,誰都可以盡情地使用廉價的石油、天然氣、煤,將這一便利變成私人財產。儘管為這些買單的不是我們,但我們的子孫後代卻要面對嚴峻的後果。

金融危機與環境危機正如硬幣的正反兩面,都是由我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儘管不斷有人警告市場與大自然“下一步將會心髒病發作而死去,原因沒有別的,就在你自身”,但許多人到現在也沒把這個警告當回事。

最根本原因的就是“與我無關”的自私自利思想,站在可持續發展的對立面。要是想到可持續發展,就少不了“我經常在那裡”、“經常與大家聯繫”的意識。這樣的話就肯定不會把不良債權賣給明天或後天還能碰面的客戶,也不會向自己孩子居住的地方排放溫室效應氣體了。

可悲的奧巴馬與共和黨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美國人製造了大量消費型生活方式,但是卻絲毫不想去改變。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圍繞環境能源法案進行的爭論,貝拉克·奧巴馬總統要對此負責。由於經濟衰退,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已無力對全球變暖採取對策。而氣候門事件(氣候變化研究人員的電子郵件洩露,使人們懷疑氣候數據被人為操縱的事件)也進一步助長了懷疑論者的氣焰。

由此導致“氣體變化”的說法成了一個誰都不願意碰的禁區。共和黨批評環境能源法案是一個“增稅法案”,而奧巴馬總統甚至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了。

第二是在野的共和黨沒有能力做出負責任的判斷。能源法案是收回落入中東產油國口袋裡的錢,作為發展新產業的啟動資金。對於美國的安全保障來說,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但共和黨只是不斷地“反對增稅”,成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政黨。

第三是深受經濟危機重創的美國民眾,已經失去了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在發射航天飛機時,先是引擎與火箭進行強烈噴射,然後推動機身上升。但火箭裡面出現裂縫,昂貴的燃料正在不斷洩漏。而駕駛艙裡,機長與副駕駛正圍繞飛行計劃進行激烈爭吵。

美國本想繼信息技術(IT)之後,在能源技術(ET)領域也領先世界,但一直沒有高度的提升,只是漫無目地漂流。遺憾的是,當前美國的政治就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再回過頭來看,即便是不相信全球變暖,但這樣依靠嘩嘩不停地使用化石燃料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支撐不住全球人口的爆發式增長。

首先釋放出價格信號

儘管如此,面對二氧化碳這麼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要人們懷著危機感與之戰鬥,總覺得無從下手。 “請穿更小一些的襯衣”、“請更善良一些”、“請生活得更有效率一些”——這樣話即便給“美國人”講上一萬遍,也別指望有什麼大的變化

奧巴馬總統現在應當立即提出“碳稅(環境稅)”的標準,給國民和產業界發出一個價格信號。要提高汽油價格,要提高化石燃料的價格,要提高電費,等等,發出這樣的明確信號。只有這樣,消費者才會從我做起,行動起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需要燃效更高的汽車;坐公交車與電車來代替開車;購買更節能的電器產品;建造隔熱效果好的房屋——如果能激發消費者這樣的主動意識,就能創造出具有永久性的新市場,推動新產業的興起。

這樣一來,首先需要製訂一個系統的綜合性長期計劃。新的城市規劃也許就會融入到其中去吧。

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故使美國民眾強烈感受到“現在正是從石油中毒中脫身的時候”,是改變人們生活模式的絕好機會。但奧巴馬總統卻沒這樣做。坦白地說,這非常令人失望。

我相信美國還具有成為世界發展典範的實力,相信能鼓舞許多不同的國家。這並非傲慢的意思,而是希望通過美國的變化,成為世界各國努力的大方向,從而改變世界。美國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

現在正是開展“拯救地球競爭”的時代

但事實上僅靠美國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世界各國不僅要通力合作,還要相互競爭。這一點讓我們想起了​​冷戰初期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當時能參與競爭的只有美國與原蘇聯兩個國家,但經過激烈的競爭,美國第一個登上了月球,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業。

現在需要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國家都加入到“拯救地球競爭”中來。為了人類今後能繼續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去,讓我們一起開展清潔電力技術開發的相互競爭、沒有環境負擔的城市建設競爭、可持續的21世紀型生活模式與價值觀的相互競爭吧。

不要輕易降低目標。限制要越來越嚴。讓全世界都為了超越這一目標而展開競爭吧。

現在正是需要日本的高技術之際。讓我們共同關注韓國與阿聯酋(UAE)在馬斯達的新城市建設試驗吧。不僅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國家,美國與日本、歐洲也當仁不讓地成為競爭的舞台。

這項競爭的勝者將會是誰呢?答案是永遠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子孫後代們。 (《日經商務》記者:瀧本大輔、山根小雪、北爪匡、紐約支局水野博泰、倫敦支局大竹剛)

《绿色革命》作者:向“东京人”学习而不是争做“美国人”

2011/04/08


21世纪的城市应该如何建造,这是一个决定人类与地球命运的选择。通过《世界是平的》、《绿色革命》等著作向世界发出警告的国际著名评论员托马斯·弗里德曼从地球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评述。

在思考今后的城市模式、人类生活模式时,有一件事情是绝对忽视不了的,这就是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国人”,已经超过了地球的容量。

不能再做“美国人”了

“美国人”这一说法,表达了对包括我在内的全体美国人的提醒与警告。指的是美国人住着很大的房子、到处是宽广的道路、开着很大的车、吃着巨无霸汉堡、到处乱丢垃圾。

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人们显然也都想过上“美国人”那样的豪华生活,如果真的实现的话,这将是一项很伟大的成就。

但上帝在创造小小的地球时,大概没想到会出现这么多的“美国人”吧。如果地球上的人全都成了“美国人”,地球将会烧光一切、呼吸困难、吃 光一切、到处充满烟雾,要比阿尔·戈尔先生(环境活动家、原美国副总统)的预测严重得多。《绿色革命》原来题目所讲的“炎热、平坦、拥挤”的世界里,这才 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在还有许多人不承认地球变暖、气候变化这样的事实。那好,你用橡皮擦把炎热给我们消除了吧。即便如此,还存在着平坦与拥挤的问题。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世界人口在激增,如果许多人都变了“美国人”,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

现在世界上约有68亿人,到2050年将增长到92亿左右。其中25亿人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无论是能源还是粮食都将短缺。这显然是一件不可持续的事情。

不停地开发城市的郊区,建造更大的房子,如果没有汽车就哪儿也去不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人类现在必须聚集到城市里居住。而在城市里面,楼越盖越高,没有汽车就无法享受舒适的生活。崇尚这种生活方式的观念必须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了。

日本可谓是智能城市的先驱。为克服土地面积狭小的问题而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从而使日本在这一领域里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东京公寓的确很狭小,但是却非常实用。日本生产的电器产品在日式房间里发挥出了最好的效果。以这样的居住环境为前提,日本形成了高效而准 时的公共交通系统。日本应当把这样的城市居住环境模式原封不动地打包出口到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应当像“东京人”那样选择紧凑的居住空间,而不是像“美国 人”那样铺张浪费。


金融危机与环境危机同源

金融危机与环境危机同时发生,这并非巧合,其根源是相同的,不论是面对市场还是大自然,都是用不可持续的、无节制的手段来谋求不断增长。对眼前的风险不当回事,把利益变成个人财产,损失却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对此还不以为然。

在金融市场上,对于美国次级债务(面向个人的低信用度住房贷款)及由此组成的债券,对风险的评估太低,大家却都默认了。对于将利益转化成私人财产也都视而不见。一旦造假事情被揭穿,承担这一损失的却不是贪婪的当事人,而是全体纳税人。

环境危机也是如此。无视排放温室效应气体的危险,谁都可以尽情地使用廉价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这一便利变成私人财产。尽管为这些买单的不是我们,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要面对严峻的后果。

金融危机与环境危机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都是由我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尽管不断有人警告市场与大自然“下一步将会心脏病发作而死去,原因没有别的,就在你自身”,但许多人到现在也没把这个警告当回事。

最根本原因的就是“与我无关”的自私自利思想,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对立面。要是想到可持续发展,就少不了“我经常在那里”、“经常与大家联 系”的意识。这样的话就肯定不会把不良债权卖给明天或后天还能碰面的客户,也不会向自己孩子居住的地方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了。

可悲的奥巴马与共和党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美国人制造了大量消费型生活方式,但是却丝毫不想去改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围绕环境能源法案进行的争论,贝拉克·奥巴马总统要对此负责。由于经济衰退,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已无力对全球变暖采取对 策。而气候门事件(气候变化研究人员的电子邮件泄露,使人们怀疑气候数据被人为操纵的事件)也进一步助长了怀疑论者的气焰。

由此导致“气体变化”的说法成了一个谁都不愿意碰的禁区。共和党批评环境能源法案是一个“增税法案”,而奥巴马总统甚至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了。

第二是在野的共和党没有能力做出负责任的判断。能源法案是收回落入中东产油国口袋里的钱,作为发展新产业的启动资金。对于美国的安全保障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但共和党只是不断地“反对增税”,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党。

第三是深受经济危机重创的美国民众,已经失去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在发射航天飞机时,先是引擎与火箭进行强烈喷射,然后推动机身上升。但火箭里面出现裂缝,昂贵的燃料正在不断泄漏。而驾驶舱里,机长与副驾驶正围绕飞行计划进行激烈争吵。

美国本想继信息技术(IT)之后,在能源技术(ET)领域也领先世界,但一直没有高度的提升,只是漫无目地漂流。遗憾的是,当前美国的政治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再回过头来看,即便是不相信全球变暖,但这样依靠哗哗不停地使用化石燃料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支撑不住全球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首先释放出价格信号

尽管如此,面对二氧化碳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要人们怀着危机感与之战斗,总觉得无从下手。“请穿更小一些的衬衣”、“请更善良一些”、“请生活得更有效率一些”——这样话即便给“美国人”讲上一万遍,也别指望有什么大的变化。

奥巴马总统现在应当立即提出“碳税(环境税)”的标准,给国民和产业界发出一个价格信号。要提高汽油价格,要提高化石燃料的价格,要提高电费,等等,发出这样的明确信号。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从我做起,行动起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需要燃效更高的汽车;坐公交车与电车来代替开车;购买更节能的电器产品;建造隔热效果好的房屋——如果能激发消费者这样的主动意识,就能创造出具有永久性的新市场,推动新产业的兴起。

这样一来,首先需要制订一个系统的综合性长期计划。新的城市规划也许就会融入到其中去吧。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使美国民众强烈感受到“现在正是从石油中毒中脱身的时候”,是改变人们生活模式的绝好机会。但奥巴马总统却没这样做。坦白地说,这非常令人失望。

我相信美国还具有成为世界发展典范的实力,相信能鼓舞许多不同的国家。这并非傲慢的意思,而是希望通过美国的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努力的大方向,从而改变世界。美国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现在正是开展“拯救地球竞争”的时代

但事实上仅靠美国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世界各国不仅要通力合作,还要相互竞争。这一点让我们想起了冷战初期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当时能参与竞争的只有美国与原苏联两个国家,但经过激烈的竞争,美国第一个登上了月球,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业。

现在需要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家都加入到“拯救地球竞争”中来。为了人类今后能继续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让我们一起开展清洁电力技术开发的相互竞争、没有环境负担的城市建设竞争、可持续的21世纪型生活模式与价值观的相互竞争吧。

不要轻易降低目标。限制要越来越严。让全世界都为了超越这一目标而展开竞争吧。

现在正是需要日本的高技术之际。让我们共同关注韩国与阿联酋(UAE)在马斯达的新城市建设试验吧。不仅是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国家,美国与日本、欧洲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竞争的舞台。

这项竞争的胜者将会是谁呢?答案是永远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子孙后代们。(《日经商务》记者:泷本大辅、山根小雪、北爪匡、纽约支局 水野博泰、伦敦支局 大竹刚)



■日文原文:『グリーン革命』の著者が語る!「スマートシティは東京モデルで!」

■关键词

生态城/智能城市 低碳/节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