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洗手沒?

民眾探病洗手的認知到底有多少?
根據財團法人醫療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日前最新電話抽樣調查發現,在最近一次探病經驗中,到醫院探病完前有洗手僅 2.2%、探病後有洗手近17%;值得留意的是,會主動提醒醫護人員洗手民眾約5成,認為沒必要的高達7成以上,而醫護人員提高洗手率,也成為近年來醫界 積極推動的方向。
衛生署與醫策會設定每年10月第4週為「病人安全週」,2007-08年以感染防治為主軸,推動「全民洗手運動」,期望宣導民眾「探病前後」及進出醫院都要做好洗手,養成隨時隨地要洗手的良好習慣,不要讓病菌隨手走。

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乾淨的照護是較安全的照護」口號,除民眾探病前後需洗手,同樣也是預防院內感染最簡單有效的管制措施。醫策會管理師李素華說,根據國際文獻調查顯示,醫療人員平均洗手遵從率不到4成,這也成為近年頗被重視的議題。

衛 生署串連全國6大醫療區域,2007 年度病人安全週自10月21日起開始展開,分區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宣導「洗手運動」,除了加強家屬、民眾探病時對於洗手更加重視,也鼓勵醫療機構醫護人 員參與洗手運動,衛生署指出,希望民眾支持洗手運動,日後打招呼不妨將見面問候語「吃飽未?」改成「洗手沒?」讓洗手成為全民運動。

參考 開刀房裡的沉思: 一位外科醫師的精進

Better: A Surgeon's Notes on Performance by Atul Gawande,

第一章 "禍手"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07-04-25

這本書的十一個故事大都圍繞著一個主題:要創造醫療佳績,醫學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有「心」、且勇於改變,才能更上層樓。譬如艾卜佳醫師,因為有 心,想出前所未有的評量表,來評估嬰兒的健康狀況,使產科的表現立刻有如脫胎換骨;又如渥偉克醫師,因為全心希望提昇囊腫纖維症的療效,不斷研究改進,他 所屬的費爾維大學兒童醫院在這方面的表現,始終領先全美所有醫院。其他如戮力消滅小兒麻痺、減少前線士兵死亡率、爭取每個早產兒的生存機會……莫不是本於 用心和勇於改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書觸及兩個醫界非常關切、但少有人談得如此深入而精采的話題:「薪事誰人知」和「纏訟」。難怪《時代雜誌》(TIME)讚美葛文德「文筆犀利如手術刀,目光如X光,能見人所不能見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