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嚼食的重要(Joel 譯)

 「口腔虛弱」(オーラルフレイル)是指口腔功能逐漸退化的狀態。這種狀況若未改善,不僅會導致牙齒喪失或無法順利咀嚼,還會提高1至2成的失智風險。


瑞典針對77歲以上的557名長者進行分析後發現,無法咀嚼較硬食物如蘋果的長者,罹患認知障礙的風險顯著增加。這項研究在《美國老年醫學會誌》上發表,證實不論是天然牙齒或假牙,只要咀嚼次數減少,都會影響腦部血流量,進一步提高失智的風險。  


同樣地,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團隊也追蹤了3萬8000名65歲以上的高齡者,為期9年後發現:當牙齒少於19顆時,失智的風險提高1.12倍;若完全沒有牙齒則提升至1.20倍。此外,咀嚼困難和口乾燥亦分別增加約1.1倍的風險。  


咀嚼不僅是進食的一部分,更涉及咀嚼肌、牙周組織、顎關節和神經系統的協調運動。咀嚼時需持續閉口,防止食物掉出或過早吞嚥,這是一項高度複雜且需要平衡感的動作。更重要的是,咀嚼會促進面部肌肉運動並提升腦部血流量,對腦部形成積極的刺激。  


「咀嚼能率」是衡量咀嚼效率的重要指標。研究指出,若失去一顆臼齒,咀嚼能率將降低至原有的40%至60%。而若需全口假牙,咀嚼效率甚至可能降至25%至30%。因此,咀嚼能力下降常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  


牙齒的喪失也可能導致唾液分泌減少,進一步影響口腔健康。而慢性牙周炎等口腔問題,也可能加速頸動脈硬化,甚至成為阿茲海默症的誘因。因此,保持牙齒與口腔健康是預防認知退化的重要一環。  


為促進民眾養成良好咀嚼習慣,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09年推行「嚙ミング30」計畫,提倡每口食物至少咀嚼30次。不僅能促進唾液分泌、防止蛀牙,還能提升味覺與五感的敏銳度。此外,增加咀嚼次數能刺激滿腹中樞,避免過度飲食,有助於保持健康體重。  


現代生活繁忙,許多人不自覺養成快速進食的習慣。若有早食習慣者,不妨試著實踐「嚙ミング30」,讓細嚼慢嚥成為日常的一部分,這不僅有助於維持腦部健康,更能帶來長久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每日新聞

馬桶蓋的使用與否對飛沫的擴散有明顯影響。玻璃門窗貼膠帶,不會增強防風抗爆效果。

 

內政部 

貼比不貼還危險!? 颱風天在玻璃門窗貼膠帶,不會增強防風抗爆效果。
為了測試玻璃窗貼膠帶的效果,建築研究所設置寬2.8米、高2米的鋁窗,使用5毫米厚的普通玻璃,並實測四種常見的膠帶貼法:X字型、井字型、口字型及全貼滿。結果顯示,貼有膠帶的玻璃窗在16級風時開始紛紛爆裂,且最常見的 X 字型貼法,抗風能力反而最弱。
相比之下,沒有貼膠帶的玻璃窗能承受超過17級的強風,耐風壓能力反而更好。這可能是因為貼膠帶會讓玻璃局部產生應力集中,增加了破裂風險。
因此,貼膠帶不但無助於提高抗風防爆效果,還可能降低玻璃的耐風壓性。
想要有效防破裂,應選擇符合CNS國家標準的門窗框架和玻璃,並且正確安裝。此外,可考慮加裝防爆膜或更堅固的窗戶,以防異物撞擊,讓家居在颱風來臨時更安全。
目前海面上有顆颱風正朝著臺灣靠近,提醒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所有心情:
蘇錦坤、沈慧娥和其他6,237人

你沖馬桶的時候,會把馬桶蓋蓋上嗎?根據日本產總研的研究,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衛生管理的重要性受到關注,尤其是如何有效降低病毒污染的風險。
然而,許多日常習慣仍受缺乏科學根據的觀念影響。因此,產總研著眼於水洗馬桶的使用與衛生管理,透過科學方法揭示相關的風險與應對措施。
研究團隊使用微粒子計測器(Particle Counter)在不同環境濕度條件下,分析馬桶沖水時產生的氣溶膠(粒徑範圍為0.3至10微米)在空間中的分布情況。
此外,產總研也研究了馬桶蓋開闔對氣溶膠擴散的影響,並評估了環境濕度變化在其中的作用。為了進一步了解馬桶沖水後病毒飛散的程度,特別以模擬病毒進行測試,並評估這些氣溶膠造成的潛在污染風險。
研究結果表明,馬桶沖水過程中確實會產生帶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而馬桶蓋的使用與否對飛沫的擴散有明顯影響。這些發現為沖水馬桶的衛生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促使開發具有「衛生度」附加價值的新型便器成為可能,以提升公共與家庭衛生水平。
資料來源:產總研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健走好處多

 Above all, do not lose your desire to walk. Everyday, I walk myself into a state of well-being and walk away from every illness. I have walked myself into my best thoughts, and I know of no thought so burdensome that one cannot walk away from it. But by sitting still, and the more one sits still, the closer one comes to feeling ill. Thus if one just keeps on walking,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Søren Kierkegaard


(Book: The Essential Kierkegaard https://amzn.to/4hjJxCK [ad]) 


(Art: Painting by Ivan Shishkin)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Plastics are everywhere, even in our bodies我們正「淹沒」在塑膠接觸中

 

‘Harvard Thinking’: Plastics are everywhere, even in our bodies

google

世界面臨塑膠問題。不可生物降解的塑膠不僅堵塞海洋和垃圾掩埋場,而且還侵入我們的身體。


「攝取是主要的接觸途徑,我們每週消耗約 5 克微奈米塑膠;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


維斯研究所創始所長、醫學院和工程學院教授唐·英格伯 (Don Ingber) 表示,我們正「淹沒」在塑膠接觸中。從我們穿的化纖衣服到野火煙霧,我們幾乎不可能逃脫。我們的身體無法完全分解塑膠。這尤其令人擔憂,因為研究發現幾乎每個身體器官都含有塑膠。


英格貝爾說:“這些顆粒……就是我們所說的持續釋放載體,這意味著它們只是坐在那裡,每天都會釋放一點點,直到腸道或其他器官中這些細胞的餘生。” “這使得[他們]更加危險。”


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的研究科學家瑪麗約翰遜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找出誰的暴露風險最高。但所有消費者都應該盡量減少塑膠的使用——從他們的穿著、家居佈置到準備食物的方式——直到找到更好的、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


「身為消費者,我覺得我已經等不及了;我想盡量減少自己的暴露,」約翰遜說。


在本集中,主持人 Samantha Laine Perfas 與 Demokritou、Ingber 和 Johnson 討論了塑膠的流行以及應對措施。


The world has a plastic problem. Not only are nonbiodegradable plastics clogging oceans and landfills, but they’re also invading our bodies.

“Ingestion is the primary route of exposure, and we are consuming about 5 grams of micronanoplastics per week; that’s the equivalent of a credit card,” said Philip Demokritou,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Nanoscience Laboratory and the Center for Nanotechnology and Nanotoxicology at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We’re “drowning” in plastic exposure, according to Don Ingber,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Wyss Institute and a professor both in the Medical School and School of Engineering. From the synthetic clothes we wear to wildfire smoke, it’s nearly impossible to escape. And our bodies can’t fully break plastics down. This is especially alarming as research has found plastic in nearly every bodily organ.

“These particles … are what we call sustained release vehicles, meaning they’re just sitting there, and every day they’re releasing a little bit for the rest of the lifetime of those cells in your gut or other organs,” Ingber said. “That makes [them] even more dangerous.”

Mary Johnson, a research scientist in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aid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figure out who is at the highest risk of exposure. But all consumers should be trying to minimize their use of plastics — from what they wear to how they furnish their homes to how they prepare food — until better, biodegradable alternatives can be found.

“As a consumer I feel like I can’t wait; I want to minimize my own exposure,” Johnson said.

In this episode, host Samantha Laine Perfas speaks with Demokritou, Ingber, and Johnson about the prevalence of plastic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