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挖掘「安全食品」大商機

「健康食品」、「吃得安心」……,一塊塊訴求食品安全的招牌、公車廣告在北京街頭立起,這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人民財富累積後,最迫切待解決的民生議題。
「我現在不敢吃零食了!」剛剛落幕的中國十八大現場,有位十一歲的小記者孫露源在記者會上發言,點出了中國大陸民眾對食品安全的擔心。
谷旺基金董事長尉安寧,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博士學位後,曾在世界銀行負責中歐的農業貸款業務。回到中國,出任中國最大民營農牧與食品製造業——新希望集團常務副總裁,也在山東亞太中慧集團擔任董事長,推動「公司+農戶」的生產養殖制度,要重建民眾的飲食信心。
大成食品亞洲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韓家寰稱讚尉安寧,是最了解中國與世界糧食經濟的新秀。他如何分析中國糧食安全以及商機?以下是尉安寧的專訪:

發達國家的農村才是美麗的,才有能力把農業問題處理好。食品安全必須從種植、養殖的上游農戶,一路到終端銷售商,能夠誠實提供消費者生產來歷等資訊。
中國農民過去沒有足夠知識,像是為飼養的牲畜注射營養針劑、疫苗等,可能不知道該打○.五毫克、還是○.七毫克,該早上還是下午打?這需要很多的生物、醫藥技術,不是一般農戶可以擁有。


透過「公司+農戶」的體系,公司要提供、規範農戶種植或養殖的品種、栽種的時間、疫苗與農藥的使用方法等,才能有安全的食品。
中國的食品問題,過去是因為上下游關係不夠密切,現在要求統一的規範,農戶也現代化,公司可能參股農戶,農戶也會參股公司,兩者變成利益共同體,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農業供應鏈。
糧食供給跟不上需求
糧食安全是另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過去的三十年中,糧食價格有漲有落,但○五年上升之後,再沒有下降過。
原因是過去三十年,全球都進行了農業的綠色革命,從灌溉、施肥、種子改良,一次的技術改變,可以提升產能三○%、四○%。但現在,透過革命性農業技術來增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第二是可用的土地變少,已經沒有額外的土地可供種植。
第三是水資源,乾淨的水也愈來愈缺了。
所以,糧食雖然增長,但速度減慢,只有過去二十年成長速度的二分之一。
供給大幅減緩,但需求方面卻快速成長。人口比過去二十年增加一倍,壽命也變長。糧食不僅供應人們的飲食,還有大約一○%拿去做生質燃料。但這一○%的糧食總量,卻代表了全球約四○%的糧食貿易量,當然會使得可出口、交易的糧食減少,讓糧食短缺問題更嚴重。
還有,就是富裕後,人們要吃肉。八斤糧食才能生產一斤牛肉,中國人吃很多肉,不管是烹飪、習俗,都讓糧食消耗快速。


再有就是運輸成本上漲。同樣一公噸糧食,在美國本土的價格可能是七百人民幣,現在原油每桶七、八十美元,運到中國還要額外七百人民幣的運費,也導致糧食價格會不斷上漲,世界上的糧食供應只會愈來愈緊張。
整個亞洲國家在食品產業鏈的浪費是很大的。比如養豬,亞洲的農戶要三斤半糧食才能生產一斤,比先進國家多出五○%。
我們希望透過私募基金平台,把好的知識傳遞出去,緩解供給,讓糧食生產效率提高,才能解決吃的問題。
尉安寧
現職:谷旺基金董事長
專長:農業經濟、健康食品經營與管理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
經歷:山東亞太中慧集團董事長、新希望集團常務副總裁、世界銀行農業經濟學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