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北京離藍天還很遠 /污染致中國北方人均壽命低於南方 Pollution Decreases Life Span in China, an average decrease in life span of more than five years, research indicates

 

北京離藍天還很遠

2013/08/01


  中國主要城市的大氣污染現象仍在持續。細顆粒物「PM2.5」及臭氧的濃度進入夏季之後仍相當高,6月份未達到中國環境標準的天數佔全月的約36%。雖然比起持續嚴重污染的1月的約68%有所改善,但北京市等城市的污染呈現出了慢性化趨勢。
進入夏季7月的北京仍舊霧霾籠罩
  中國環境保護部對主要74城市測定對人體有害的PM2.5及臭氧等物質, 根據「空氣質量指數(AQI)」,公佈1個月內未達到環境標準天數的比例。
  1月份達到最壞程度「嚴重污染」的天數達到了10%。春季之後由於使用煤炭的減少,空氣本應大幅改善。但光化學反應導致對人眼及呼吸器官有害的臭氧大量產生,再加上汽車廢氣的污染,在6月也是三天中一天左右的比例超過了標準。

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北京周邊地區。在舉辦2008年奧運會之前,北京的鋼鐵廠生產基地等相繼從北京轉移到了河北省。據說,河北省的煤炭等能耗之大在全國排名第二。北京及周邊的污染程度大幅超過了全國平均水準。

  問題在於,中國的環境標準從國際上來看不能說十分嚴格。如果將1~6月全國平均大氣污染濃度換算成PM2.5的話,平均每立方米為日均76微克,僅略 高於中國的環境標準。但卻是日本環境標準(35微克)的約2.2倍。按照更為嚴格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中國的PM2.5數值相當於標準的7倍以 上。

       如果將達到了標準的天數比例改為用日本標準來衡量的話,那麼中國1月份約有93%、6月份有約83%的天數未達標。在迎來煤耗大大減少的夏季之後,大氣污染仍未得到太大改善。

      日企大金工業的空氣清潔器銷售在4-6月同比增長到2.5倍。雖然不比1-3月的同比增4倍,但需求仍然很高。

  進入6月份之後,中國政府制定了包括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環境對策方針,5年內投入約1.7萬億元。鑒於中國嚴重的大氣污染現狀,日本企業中相繼出現 駐華工作人員取消帶家人一起赴任計劃的事例。也由於中日關係持續對立,北京的日本人學校(小學、初中)的學生數在去年夏季為約640人,今年春季則減少到 約590人。

(山田周平 北京報導)


 北京離藍天還很遠/ 遠離北京: 在中國,呼吸已不再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中國渴望控...

 

 

A cyclist in Beijing. Widespread coal use in the north of China has had widespread health effects.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Pollution Decreases Life Span in China

Widespread coal use in Northern China has led in recent decades to an average decrease in life span of more than five years, research indicates. Above, a cyclist in Beijing.

污染致中國北方人均壽命低於南方

研究顯示,中國北方廣泛用煤已導致平均壽命下降。
Donald Chan/Reuters
研究顯示,中國北方廣泛用煤已導致平均壽命下降。
周一,美國一家權威科學期刊公布一項研究結果稱,近幾十年,中國南方人的平均壽命至少比北方人長5年,原因是北方廣泛使用煤炭,導致的污染對健康造成了毀滅性影響。
該研究結果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一名美國學者、一名以色列學者及兩名中國學者進行了這項研究,根據是對於1981年到2001年中國官方收集的健康及污染數據的分析。
該研究結果為中國環境惡化的巨大代價提供了一種新的評估。在中國北方,環境惡化部分是由於使用燃煤取能所造成的致命性污染物排放。研究者預測,因為室外空氣污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5億中國人將失去25億年的預期壽命。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環境經濟學教授邁克爾·格林斯通(Michael Greenstone)是該研究的美國成員。他說,「研究突顯了一個事實,在發展中國家,提高今天的收入與保護公共健康及環境質量之間存在一個取捨。因之 突顯的另一個事實是,公共健康的代價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格林斯通在電話採訪中說,該研究還有一項令人震驚的結果: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都出現了更高的死亡率。

該研究是首個完全基於中國國內收集的數據來評測這種影響的 研究。研究結果是基於對生活在淮河南北的人口群體的分析。淮河位於長江與黃河之間,並與這兩條河流走向相同。多年來,在淮河以北,中國政府一直堅持為鍋爐 提供免費煤炭以供冬季供暖。該政策及北方隨處可見的用煤作為燃料的工廠,使得南北之間的燃煤污染物排放差距巨大。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公共健康學院院長霍華德·弗魯姆金(Howard Frumkin)稱,該研究的一個「亮點」是,研究基於中國的區別性煤炭政策所導致的「自然實驗」。他說,「該結果在生物學上是可信的,結果也與以前的研 究一致。」

這些研究者發現,在南方的平均污染水平之上每增加每立方米100微克微粒物質,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就減少3年。格林斯通稱,對於其他污染物基線水平高的發展中國家,這一估計也大致適用。
「中國污染帶來沉重代價的證據已經堆積如山,現在又多了一 條,」研究中國環境政策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法學教授亞歷克斯·L·王(Alex L. Wang)說。「其他研究已經顯示了顯著的短期危害,其形式包括患病、誤工,甚至是胎兒面臨的危險。這項研究表明,煤礦污染的長期危害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 要糟。」

王說,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推動更加嚴格的環保法規」——例如,先前中國領導人要求某些地區關閉燃煤鍋爐的命令可能會擴大範圍,可能還會提前關閉的期限。

中國官方20年來的健康統計數據和該研究的研究者們對這些數據的分析表明,中國北方壽命預期的5.5年縮減幾乎完全是因為心肺疾病或相關健康問題所造成的死亡率上升。

同樣來自官方記錄的污染數據表明,淮河以北的顆粒物濃度每立方米比南部高184微克,也就是高出55%。

近期的一些科學研究已經揭示出中國的戶外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損失。今年春天,《2010年全球致病量研究》(2010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公布的新數據顯示出,這樣的污染在2010年導致了120萬人的過早死亡,接近全球過早死亡總人數的40%。

一些中國官員試圖壓制把過早死亡與污染相聯繫的報道。根據 新聞報道,中國官員對2007年的一份名為《中國污染代價》(Cost of Pollution in China)的報告進行了刪減,該報告得出結論,在中國,每年有35萬到40萬人因戶外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這項研究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協助下完成的,後者是中國環境保護部的前身。

今年,許多中國人表達了對空氣污染水平飆升的憤怒和失望,特別是在北方,這裡在今年1月創下了顆粒物水平的紀錄。今年夏天的污染水平仍然居高不下,許多外國人和中上層有孩子的中國人都想要離開這個國家,不想繼續忍受健康的危險。

格林斯通說,他並沒有一個基礎,無法對現在的污染水平與研 究所覆蓋的1981年到2001年期間進行比較。在那一時期,測量顆粒物的方法是不同的。格林斯通還說,對於那些並非一生都在北方的人,或是經常或長期去 污染較少的地區旅行的北方居民,他不清楚中國北方的污染會對他們的預期壽命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黃安偉(Edward Wong)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翻譯:林蒙克、梁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