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支援農業風潮從國際吹至台灣,一場實驗,成為產銷問題、食品安全、人口老化等農業問題的解方。
一天不到40元台幣,換全家人一整年的無毒蔬菜,你,願意嗎?
金墩米事件再次喚起消費者的危機意識,安心吃飯,彷彿是一場遙遠的夢。不過,這幾年台灣逐漸興起的田地認養與契作,讓農夫可以安心以健康方式耕作,可能是面對危機的另一種好解方。
尤其,這兩年在新竹二重埔的彩虹農場一場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實驗,更證明你不僅可以有機會食用安心的農產,更能夠通過實地參與,如同擁有自家農園般親切。
過去兩年,彩虹農場的兩分地,供養15個家庭的生活,一年一個家庭付出1.2萬元台幣,就享有家附近的一座農園,全家吃的十幾種蔬菜、雞
肉、蛋,都來自於此。週末,帶著孩子去踏踏泥土,和照顧農園的農人一同耕作,全家人一起上一堂農學、烹飪甚至自然科學的課。也因為周週報到,熟識農人,你
知道這裡沒有化學肥料、沒有農藥,吃得安心,也飽得紮實。
消費者吃得安心 繳年費雇農夫種安心作物
實驗背後的推手,工業技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建泰表示,CSA的概念是消費者每年年初繳出年費做為農人一整年的成本,農地所有者可以用這筆
錢來聘雇耕作者,而農人則每週交給會員一定的生產量,通常是無農藥、友善環境農法的產物。除了彩虹農場,在新竹千甲裏,一塊4倍大的農地,由50戶人家支
援,成為第二期計劃。
農人與在地社區的連結,是CSA最重要的概念。
長期觀察台灣農業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指出,在美國的CSA是通過一塊土地,與3公里內的居民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作物收成後,直接送到消費者家中,或甚至由消費者來採,免去了包裝、配送,再次減低農民的成本,也才能有低廉的售價。
除了配銷問題,這個制度也讓老農有了新角色、新機會。
老農重新被重視 技術能傳承,地不用休耕
老農累積了大量知識,和對在地自然條件的熟稔,是農作過程的核心資產,但隨著人口老化、售價不穩定,反倒選擇休耕,領取每季每公頃4.5萬元台幣的休耕補助,台灣目前農地休耕面積已約22萬公頃。
陳建泰表示,CSA的模式,讓社區支援者及願意付出勞力的人,能在老農指導下,傳承智慧與農法,在同一片土地上繼續耕作,農人不但有地租收入,也有作物可食用。
以千甲里的農地為例,位在新竹市郊特定農業區內,原地主不耕作,抱著用地改為建地後高價脫手的期待,同時還能領取休耕補助,卻將田地的表土賣為都市的園藝用土,再賺上一筆。「你可以想像,台灣有多少良田,因為這樣流失了」,陳建泰嘆道。
引入CSA後,如今的千甲里,卻從休耕田,成為服務五十戶人家的良田。在千甲里,50幾戶從颱風災區搬遷至此的原住民,以廢棄工人住屋,在都市邊緣找棲身之地,平常只能找找工地的零工過活,進而衍生出許多家庭、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也解決 創造就業讓底層者有工作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行政服務處副處長呂燿洲表示,未來千甲裏的8分農地,農產所得將用來支援聚落中參與的成員,也創造工作機會,招募社區居民參與農作。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張聖琳表示,城鄉交界是台灣很普遍的地景,但因為經濟或區位定義上,不如都市或鄉村清楚,往往成為社會問題所在,CSA讓新經濟模式進入地方,並可能重新凝聚社區力量。因為CSA讓農人、社會底層有了新機會。
在地農民莊正燈認為,不用農藥的新農法從來就不是台灣農民的障礙,只是過去台灣農作價格不時偏低,要讓消費者接受年費方式,是另一個挑戰。
為此,彩虹農場前半年的心力,放在與消費者的溝通。從下田耕種,到每星期一次的例會、通過網路隨時分享的耕種進度、網志等,「他們都知道我
們在幹嘛了,就會一直支援我們了!」隨手拔起一株茭白筍,陳建泰大大的咬了一口「他們現在帶孩子來都敢這樣吃,」名聲傳開了,長期支援彩虹農場的民眾自動
聚集。
雖然CSA在台灣還在起步階段,但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政府所支援的國家適切科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ppropriate
Technology)調查,美國CSA農業組織在2001年時有761個,至2005年,已有1144個,每個組織平均由250個家戶支援,由此推算,
美國從CSA取得農產品的家戶已超過27萬戶。而在歐洲,丹麥甚至已出現跨國的CSA農業組織。
「台灣絕對是有可能的」,蔡培慧分析,台灣小農多、城鄉距離近、中產階級眾多,加上四處可見的城鄉交接帶做為場域,以及最近興起的青年從農
風氣,生產端和客觀因素都漸漸成熟,台灣人能否在城市附近玩起真實版快樂農場,消費者的支援,就是東風。(撰文:王毓雯,《商業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